[发明专利]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农业大棚漂浮育苗养殖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0545.7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3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堂忠;葛小勇;韩松;袁林江;何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清章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块 浮盘 养殖 农业大棚 漂浮育苗 分割板 可重复 连接板 养殖腔 分体结构 连接端部 锁紧螺丝 豁口 种养殖 气腔 前部 吸水 小孔 取出 制作 |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农业大棚漂浮育苗养殖浮盘,涉及一种养殖浮盘,端部浮块(5)和另一端部浮块(8)的中部至外侧为气腔,至少一个中部块(16)处于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之间,所述中部块两侧的两两分割板(10)与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的两两分割板之间形成养殖腔(3),所述养殖腔底部的两“V”形豁口(11)形成吸水小孔,在至少一个中部块(16)与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形成的养殖浮盘,所述后部连接板(1)和前部连接板(7)通过锁紧螺丝(2)连接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本发明通过将端部浮块、中部块和另一端部浮块制作为分体结构,获取了取出蔬菜时不破坏养殖浮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浮盘,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农业大棚漂浮育苗养殖浮盘。
【背景技术】
已知的,漂浮育苗是一项新的育苗方法,它是将装有轻质育苗基质的泡沫穴盘漂浮于水面上,种子播于基质中,秧苗在育苗基质中扎根生长并能从基质和养殖盘水床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育苗方法,或使用软质塑胶盆,将装有轻质育苗的基质放在软质塑胶盆中并能从基质和养殖盘水床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育苗方法。前述方法具有可减少移栽用工、节省育苗用地、便于烟苗管理、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成苗率等优点。对于部分蔬菜作物、苗木等在温室利用漂浮育苗进行植物的栽培生产,同样能带来更大的收益率和更高的质量,并可不受季节限制的提前或错后收获时间,尽可能少的使用农药,所以农药残留也相对较少。
目前大多数的漂浮育苗技术是采用发泡育苗穴盘进行生产,在育苗盘内添加泥炭、蛭石等无土栽培基质,播种后放入水床中,育苗盘底部留有小孔,以利于植物根部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育苗盘采用多层立体摆放形式,由营养液供养管路分别接通每一育苗盘或人工给每一个育苗盘定期添加液体营养养分。
由于很多种蔬菜的叶子根茎也是可食用的,所以育苗盘的孔穴结构在蔬菜成熟后无法取出,只能够将育苗盘破坏来获取整颗蔬菜,这样便造成大量的育苗盘浪费,在一些农业大棚附近经常会大量堆积废旧的育苗盘,由于育苗盘质地极轻,也没有回收再利用价值,废旧育苗盘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显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农业大棚漂浮育苗养殖浮盘,通过将端部浮块、中部块和另一端部浮块制作为分体结构,获取了取出蔬菜时不破坏养殖浮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农业大棚漂浮育苗养殖浮盘,包括端部浮块、中部块、另一端部浮块、后部连接板、前部连接板和锁紧螺丝,在中部块的两端之间设有底板和隔板,所述底板中间上部的隔板两端间隔设有多个分割板,在两两分割板之间的底板外侧中部分别设有“V”形豁口;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的中部至外侧为气腔,所述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的相对面上部分别设有凹陷,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的凹陷上间隔设有多个分割板,在两两分割板之间的底板中部分别设有“V”形豁口,至少一个中部块处于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之间,所述中部块两侧的两两分割板与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的两两分割板之间形成养殖腔,所述养殖腔底部的两“V”形豁口形成吸水小孔,在至少一个中部块与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形成的养殖浮盘前后分别设有后部连接板、前部连接板,所述后部连接板和前部连接板通过锁紧螺丝连接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
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农业大棚漂浮育苗养殖浮盘,两至八个中部块处于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之间,中部块与相邻的中部块的两两分割板之间形成养殖腔,最外侧的两个中部块外侧的两两分割板与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的两两分割板之间形成养殖腔,所述养殖腔底部的两“V”形豁口形成吸水小孔,在两至八个中部块与外侧的端部浮块和另一端部浮块形成养殖浮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清章,未经申清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0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