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天窗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9712.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8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18 | 分类号: | B60S1/18;B60S1/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12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上支杆 齿条 下支杆 齿轮 钢化玻璃窗 齿轮连接 配合设置 汽车天窗 清洁刷 车顶 滑块 微型驱动电机 齿轮啮合 齿轮配合 除杂装置 方案结构 活动顶板 周向滑动 非固定 转动 清洁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天窗,属于非固定车顶;有活动顶板的车顶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位于第二滑轨上方,第一滑轨上设置有滑块,第二滑轨上设置有钢化玻璃窗,滑块固定连接有上支杆和下支杆,上支杆和下支杆之间有空隙,下支杆的周向滑动连接有若干清洁刷,上支杆的下方设置有除杂装置,上支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配合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连接有控制其转动的微型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配合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上还配合设置有第三齿轮,还包括连杆,连杆一端与第三齿轮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清洁刷连接。本技术方案本方案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性强、方便对钢化玻璃窗进行清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固定车顶、即有活动顶板的车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是安装在汽车顶部,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为车主带来健康、舒适的享受。特别是汽车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密闭后,车厢内充斥着装饰用品中的苯、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气体,此时打开汽车天窗,利用它优越的负压换气原理,可以过滤车内空气,以保护驾乘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汽车天窗的养护非常重要。
由于汽车天窗是安装在车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易出现落入灰尘,树叶等杂物,长时间使用,在其滑轨、缝隙中一般会有不少砂粒沉积,传统的清理采用手动取出或采用条状硬物去挑出,这种方式会磨损天窗部件,对汽车天窗的损害较大,导致漆层破裂,天窗的金属性能降低,还可能会导致漏水和天窗使用寿命降低的现象,而更换天窗框架,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汽车天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天窗长时间使用会沉积沙粒杂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汽车天窗,包括钢化玻璃窗,还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位于第二滑轨上方,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钢化玻璃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上,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有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之间有空隙,所述下支杆的周向滑动连接有若干清洁刷,所述上支杆的下方设置有除杂装置,所述上支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配合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有控制其转动的微型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配合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上还配合设置有第三齿轮,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第三齿轮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清洁刷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车主欲清洁汽车天窗时,通过调节开关启动微型驱动电机,微型驱动电机与第一齿轮之间连接,将带动第一齿轮发生转动,第一齿轮的转动将带动第一齿条发生移动,由于第一齿条连接在上支杆的一侧,第一齿条的移动会推动上支杆及固定连接的下支杆和滑块在第一滑轨上发生移动,进而使得下支杆周向设置的清洁刷在钢化玻璃窗上发生移动,能够对钢化玻璃窗表面的灰尘、树叶等杂质进行清理;此外,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配合有第二齿条,使得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朝同一方向发生移动,第二齿条上还设置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通过连杆与清洁刷连接,第三齿轮将带动清洁刷发生运动,使得清洁刷在下支杆的周向发生转动,清洁刷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与上支杆下方设置的除杂装置接触,进而通过除杂装置将清洁刷上粘有的灰尘、树叶等杂质去除掉。本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天窗长时间使用会沉积沙粒杂质的问题,通过上支杆、下支杆及滑块的位移,以及清洁刷的转动清洁,实现了清洁刷在钢化玻璃窗上移动的过程中循环转动,汽车在运动的过程中,开启本装置,随着风的吹动,能够将清洁刷刷出的灰尘、树叶等杂质排出,进而保持汽车天窗的干燥与清洁,本方案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性强、方便对钢化玻璃窗进行清洁。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清洁刷为可拆卸清洁刷;随着清洁刷的长期使用,会出现损坏的现象,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方便人们更换新的清洁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9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粘性防水卷材
- 下一篇:一种物品集中收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