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尺度变换的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8943.5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5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赵璞;刘艳兰;胡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中电长城(长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龚燕妮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尺度 变换 稀疏 表示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变换的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待识别人脸图像和样本人脸图像;步骤2:对人脸图像依次进行对数变换和小波分解处理;步骤3:进行PCA特征提取;步骤4:重构人脸图像,获得光照归一化后人脸图像;步骤5:采用稀疏表示模型对待识别人脸图像的光照归一化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该方法首先通过对图像进行对数变换以及小波分解处理,接着通过PCA特征提取后重新构建人脸图像,大大的降低了由于光照不足或者过强时,以及随机噪声干扰面积较大时,引起的识别率低的问题;其次,通过利用改进的稀疏表示模型,避免了当对人脸进行部分遮挡时,例如戴围巾,戴眼镜等,导致识别率偏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尺度变换的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对人脸识别信息技术的需求,人脸识别的研究和理论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信息的安全和隐蔽性也受到了关注。人脸识别作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具有更便利、快捷、友好、安全及追踪能力强等优点,已经受到各个领域科研人员的广泛研究,并运用于金融行业、门禁系统、检查考勤等领域。
现有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几类:如基于弹性匹配的人脸识别算法,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基于子空间的人脸识别算法及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但是传统的人脸识别算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人脸识别方法,当光照不足或者过强时,识别率会大大降低;当对人脸进行部分遮挡时,例如戴围巾,戴眼镜等,会导致识别率偏低;与此同时,当人脸图像被随机噪声干扰面积较大时,会严重影响识别率,即对噪声存在鲁棒性较差的特点;当特征维数高时,计算复杂度较大,识别效率偏低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变换的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计算复杂度较大,识别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基于多尺度变换的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待识别人脸图像和样本人脸图像;
步骤2:对人脸图像依次进行对数变换和小波分解处理,得到高频子图像和低频子图像;
步骤3对步骤2获得的低频子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将步骤2获得的高频子图像和经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后的低频子图像进行PCA特征提取;
步骤4:利用特征提取之后的低频和高频分量进行逆小波变换重构人脸图像,获得光照归一化后人脸图像;
步骤5:采用稀疏表示模型对待识别人脸图像的光照归一化人脸图像进行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的具体过程如下:
1)将待识别人脸图像和样本人脸图像经过步骤2-步骤4处理后的光照归一化人脸图像分别进行小波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待识别图像矩阵和样本图像字典矩阵待识别图像数量为k,样本图像数量为d;
2)将分解后的待识别人脸图像矩阵和样本图像字典矩阵用稀疏表示模型表示为如下形式:
其中,表示第i张分解后的待识别人脸图像矩阵,且共有k张待识别人脸图像,l表示待识别人脸图像中的像素点个数;
表示第i张分解后的样本人脸图像矩阵,共有d张样本人脸图像;
β为稀疏系数向量,β=[β1,β2,…βl],ρθ为最小化目标函数,σ为大于的常数,σ>0;||·||1表示一范数;
3)计算每张待识别人脸图像的残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中电长城(长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中电长城(长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8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椭圆形油气管道超声检测装置
- 下一篇:带打火机的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