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摇棒成像装置及展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8833.9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瓶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9F9/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像 装置 展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摇棒成像装置及展示系统,包括摇棒、摆动装置及连接轴,摆动装置由外部控制器控制摆动幅度及频率,摇棒的数量为多根,且通过连接件活动套设于连接轴上;连接件包括套环,套环的外侧壁与摇棒固定连接,套环的内圈朝向连接轴一侧设置有副感应线圈,连接轴与套环相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副感应线圈相互感应的主感应线圈;主感应线圈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改变自身线圈内部的电流方向及强度控制副感应线圈动作,通过在转轴上套设多个摇棒并且每个摇棒通过感应线圈实现转动的控制,使得多个摇棒均能方便地被控制,通过多个摇棒的有机集合,使得摇棒成像的各个步骤都能够分解并缓慢地显示,让参观者更加清楚地知晓摇棒成像的原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摇棒成像装置及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摇棒成像便是利用上述原理制作出来的一种用于显示的装置。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49866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摇摇棒,包括手柄和透明材料制成的棒体,手柄和棒体固定相连,棒体内设置有发光LED灯,利用蓝牙控制LED灯发光,由此实现魔棒成像的效果。在科普展示中,为了很好的解释人体眼睛的“视觉暂留”现象,展厅内也普遍设置如上述专利公开的摇棒成像装置。上述装置实际上并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展示过程,因为观众只能看到摇棒静止与摆动两个状态,对于两个状态之间的切换过程,即光影如何形成一个连续的图像还是没有概念的。如何充分地与观众实现互动,并且将上述成像过程清楚有趣的展示出来,对于提升“视觉暂留”现象的科普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摇棒成像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摇棒成像展示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摇棒成像装置,包括摇棒、摆动装置以及连接摆动装置与所述摇棒的连接轴,所述摆动装置由外部控制器控制摆动幅度及频率,所述摇棒的数量为多根,且多根所述摇棒沿所述连接轴的长度方向通过连接件活动套设于连接轴上;所述连接件包括套环,所述套环的外侧壁与摇棒固定连接,所述套环的内圈朝向所述连接轴一侧设置有副感应线圈,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套环相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副感应线圈相互感应的主感应线圈;所述主感应线圈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改变自身线圈内部的电流方向及强度控制副感应线圈动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原有的单一的摇棒分成多个独立的摇棒,上述设置可以利用各个摇棒展示出摇棒成像各个状态下的像素点位图,使得参观者能够更加清楚直观地看到摇棒成像的原理。由于多个摇棒呈并列放置,使得参观者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摇棒上LED灯的闪光变幻,使得摇棒可以呈现出三维动态的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环形槽,所述套环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套环转动弧度的限位凸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摇棒摆动幅度过大。
进一步的,所述摇棒由透明材料制成,设于摇棒内部的多个LED灯沿摇棒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多个摇棒中的LED灯光线辐射方向更加全面,使得摇棒成像展示系统能够从各个方向上被参观者看到。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控制器包括:
人机交互端,用于显示提示信息并接收用户输入的显示信息;
信息转换模块,与人机交互端信号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显示信息并将其转化成可供多个摇棒显示的数字阵列信息;
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数字阵列信息,按照设定规则输出一控制信号控制多个摇棒的摆动幅度及频率,并控制各个摇棒中LED灯的显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瓶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瓶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8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