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7863.8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龙;许超磊;张君;宋彦;麦国亮;许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13 | 分类号: | H01P1/213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常晓虎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路器,其包括腔体组件、第一极化块、第二极化块、过渡段以及框架;其中框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为平板结构,固定部设置于连接部的一面,且形成框体结构;设置有第一极化块和过渡段的腔体组件固定于固定部上,位于框体结构中;第二极化块穿过连接部固定连接至第一极化块。本发明合路器结构简单,安装容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合路器。
背景技术
在通信设备领域,合路器应用广泛,其作用在于将输入的多个信号合路到一个分布系统中。现有的合路器中元件较多,且元件之间均需要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导致合路器中的安装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合路器结构复杂安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合路器,其包括腔体组件、第一极化块、第二极化块、过渡段以及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平板结构,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一面,且形成框体结构;设置有所述第一极化块和所述过渡段的腔体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位于所述框体结构中;所述第二极化块穿过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极化块。
其中,所述第一极化块设置于所述腔体组件一端的端面上,所述过渡段设置于所述腔体组件另一端的侧面。
其中,所述连接部具有一开口,所述第二极化块穿过该开口设置,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极化块,另一端可电连接至外部设备。
其中,所述连接部未设置所述固定部的另一面具有第一连接结构,用于在外部设备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极化块时,固定连接所述外部设备。
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一极化块和所述过渡段的腔体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时,所述过渡段伸出于所述框体结构外侧。
其中,所述固定部具有第二连接结构,用于在外部设备电连接所述过渡段时,固定连接所述外部设备。
其中,所述腔体组件为方体,所述过渡段设置于所述腔体组件一相对的两侧面,所述腔体组件另一相对的两侧面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
其中,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一提手。
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为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腔体组件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
本发明合路器包括腔体组件、第一极化块、第二极化块、过渡段以及框架;其中框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为平板结构,固定部设置于连接部的一面,且形成框体结构;设置有第一极化块和过渡段的腔体组件固定于固定部上,位于框体结构中;第二极化块穿过连接部固定连接至第一极化块。本发明设置一框架,以固定腔体组件、第一极化块、第二极化块以及过渡段,简化合路器的模块,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合路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合路器的安装过程第一步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合路器的安装过程第二步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合路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所示出的合路器100为安装后的最终形态,包括腔体组件11、第一极化块12、第二极化块13、过渡段14以及框架15。
其中,第一极化块12和过渡段14设置在腔体组件11上,腔体组件11固定于框架15中,第二极化块13穿过框架15连接于第一极化块12。
对于该结构的合路器100,安装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7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