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式电子骨盆带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7591.1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章;施佑宗;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万适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F5/01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电子 骨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戴式的中频干扰波电子骨盆带,所述电子骨盆带能以非侵入式电刺激骨盆底肌及子官的方法,有效治疗骨盆腔障碍。
背景技术
骨盆健康会影响到生活上正常排泄功能,也会影响到生育,又因骨盆是身体主要支撑,也会影响姿势、体态以致于腰臀部的疼痛,所以保持骨盆的健康非常重要。
常见的骨盆功能障碍,通常是指当盆底肌肉伤害或萎缩时,造成神经失调或骨盆腔器官组织产生发炎、疼痛及功能失常。其中可能产生的临床症状包括排泄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一些慢性疼痛综合症。
造成骨盆功能障碍主要的原因包括肥胖、更年期、怀孕和分娩。有些女性也可能是因为胶原蛋白的缺少包括更年期失调或遗传的缺陷所产生的骨盆功能障碍。据估计,至少三分之一的成年女性受到这些条件的影响。此外,统计数据显示,30-40%女性为某种程度因骨盆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病症所苦。
不仅如此,男性也会因手术或骨盆肌老化而有骨盆功能障碍,连带造成其它引伸的男性病症,特别是前列腺病变是大多数男性骨盆功能障碍的表现。
然而,目前所知骨盆障碍治疗的方法通常要进行临床手术,此方法通常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病患,有吊带手术、植入电刺激等方法。也有药物治疗,但此种方法副作用大,且停药后容易再复发。另外也可通过骨盆肌训练治疗,此属物理治疗方式,美国医师凯格尔建议的骨盆肌肉训练法是目前骨盆肌训练方法中较广为人知的方法之一,故又称凯格尔训练法。加上近年来电子科学的进步,科技结合凯格尔训练,达到一种纯体操方式的训练方法,又称生理回馈法,其利用显示器反应骨盆肌的训练状况来进行凯格尔训练。另外还有电剌激法,系利用阴道或肛门探头进入体内,刺激肌肉收缩以达到强化骨盆肌的效果,为一种被动式的凯格尔训练。此外,目前医学界采用的方法还有中频干扰波电刺激法(Interferential current stimulation),此方法利用中频率从体外打入体内,在骨盆内产生干扰变低频来对骨盆肌及阴部神经产生作用。为非侵入式之被动电刺激法。
目前,中频干扰波电刺激与骨盆带结合的新技术尚无所述领域专家学者提出。但低频有美国专利US5871534A以经皮低频电刺激方式,用两极穿戴方式来达到电刺激骨盆治疗,另外,美国专利US2011276108A1也以两极多个贴片在大腿两侧上低频电刺激神经肌肉方式来达到电刺激骨盆治疗。
然而,上述两种低频两极刺激法的治疗方式,因骨盆腔有相当深度,低频无法深入,疗效有限,这种低频只适合用侵入式的阴道或肛门探头,置入骨盆腔内电刺激才能发挥疗效,因此,改良上述方法为一种非侵入式中频干扰电刺激法,利用在1000Hz以上的频率,身体电阻低可由体外电极贴片打入骨盆腔内有效地治疗骨盆疾病。但现有问题在于此种非侵入式中频干扰电刺激法的电极配线复杂要专门人员在诊所治疗,造成治疗中行动不便,也伴随着骨盆不正无定位,需在定位中治疗,也无法在行动中进行,另外,造成骨盆障碍原因很多,电刺激处方不同,尚无复方处理方式。
发明内容
通常用300赫兹以下的低频脉冲电刺激、人体阻抗约在10K-100KΩ之间、因为阻抗大无法深入体内、中频1000赫兹-10000赫兹的人体阻抗约在100Ω比300赫兹以下的低频小很多,因此阻抗小可用比较大之电流,又因中频干扰用两个电场交叉方式故可深入体内,适合于骨盆肌。但通常人体对神经肌肉之生理效果频率在300赫兹以下,使用中频时必需利用干扰产生300赫兹以下的等效低频才有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万适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万适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7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肤创面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光电美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