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和LSTM的图像理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6528.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0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胡丹;袁东芝;余卫宇;李楚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46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斌<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网络 lstm 图像 理解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和LSTM的图像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从输入图像中提取抽象特征的深度残差网络模型、根据抽象特征生成自然语言的LSTM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下载训练数据集;
S2:对步骤S1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S3:训练深度残差网络模型;
S4:训练LSTM模型;
S5:用步骤S3中训练好的深度残差网络模型提取待识别图像的抽象特征;
S6:将步骤S5中提取的特征输入到步骤S4训练好的LSTM模型中,LSTM模型根据特征生成自然语言语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和LSTM的图像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的数据集为下载ImageNet、MS-COCO两个公共图像数据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和LSTM的图像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预处理包括对ImageNet数据集和MS-COCO数据集两种情况:
对于ImageNet数据集:每一张图像,将图像缩放到256×256大小,然后从图像上中下左右5处截取5张大小为224×224的标准尺寸图像,并将标准尺寸图像与其相对应的类别成对保存,一个“标准尺寸图像-类别”对作为一个数据;
对于MS-COCO数据集,预处理的步骤如下:
S2.1、将每一个自然语言语句与其对应的图像成对保存,一个“图像-自然语言语句”对作为一个数据;
S2.2、将“图像-自然语言语句”对中的图像维持长宽比不变并缩放,剪成224×224的标准尺寸图像,并将标准尺寸图像与其相对应的自然语言语句成对保存,一个“标准尺寸图像-自然语言语句”对作为一个数据;
S2.3、统计所有自然语言语句中出现过的单词,去重,排序,单词总个数记为K;用1×K的列向量来表示所有单词,列向量中下标为单词序号处置1,其他位置0,这样一个向量称为单词向量,所有的“单词-单词向量”对构成一个长度为K的字典DIC;
S2.4、将“图像-自然语言语句”对中的自然语言语句用基于字典DIC的单词向量表示,一个长度为C的自然语言语句y可以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和LSTM的图像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深度残差网络模型的结构包含多层卷积块、池化层、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器;在每个卷积块中,先用批归一化方法对数据归一化,然后使用修正线性单元对数据进行非线性变换,最后进行卷积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和LSTM的图像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训练深度残差网络模型使用随机梯度下降和反向传播方法,用预处理后的ImageNet数据集中“标准尺寸图像-类别”对作为样本;对于每个样本,标准尺寸图像在网络中向前传播,经过softmax层后输出预测类别,再将预测类别与实际类别的差异反向传播到网络头部,反向传播过程中使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调整网络参数;重复样本输入的过程,直到网络收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65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