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及其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6499.3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及其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座椅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
车辆上的零件数量众多,可达上万个,其中包括若干个系统、机构、总成等,比如发动机的五大系统和两大机构,以及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以及各种电子模块、传感器等。
车身内饰也是车辆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座椅即为其中的常见部件。汽车座椅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舒适的驾驶体验,一般包括坐垫、靠背、扶手和头枕等。在现有技术中,座椅上的头枕和靠背一体设计,头枕和座椅的相对位置固定,即整体式头枕(Integrated Head Restraint),指仅能用工具将其从座椅或车身结构上拆下来,或利用将座椅外罩全部或部分拆下来的方法才能将其拆卸的头枕。
目前,整体式座椅由于其外观整洁、生产制造方便,已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座椅上的整体式头枕与椅身的相对位置不可调,当不同身高的乘员乘坐座椅时,整体式头枕的位置很可能无法适应,只能应对某一个很小范围内身高的乘员,如此造成乘员的对座椅的体验较差。
因此,如何使座椅上的整体式头枕能够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乘员,提高用户体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能够使整体式头枕位置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乘员,提高用户体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座椅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包括椅身和整体式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头枕设置于所述椅身上且其高度位置可调。
优选地,所述椅身上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滑道,所述整体式头枕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上,且在所述整体式头枕移动到目标高度后通过锁紧机构紧固。
优选地,所述滑道表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限位销和驱动机构,且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在调节所述整体式头枕的高度时使所述限位销与限位孔脱离连接,以及在所述整体式头枕的高度调节结束后使所述限位销与限位孔配合。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道表面上的滑块和设置于所述滑块上的弹性杠杆,所述限位销的一端置于所述滑块的内腔,另一端穿透所述滑块的底部,且所述弹性杠杆的从动端与所述限位销的一端相连;
所述弹性杠杆的主动端受所述整体式头枕按压时,其从动端带动所述限位销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脱离连接,且所述弹性杠杆的主动端脱离所述整体式头枕的按压时,其从动端带动所述限位销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配合。
优选地,所述滑块上还设置有接插孔,所述整体式头枕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接插孔相配合的接插管,且在所述接插管插入到所述接插孔中并达到第一预设深度时,所述弹性杠杆的主动端被压紧且其从动端带动所述限位销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脱离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接插管的外壁上、用于随着其运动而按压或放松所述弹性杠杆的主动端的按压环。
优选地,在所述接插管插入到所述接插孔中并达到较浅的第二预设深度时,所述按压环放松所述弹性杠杆的主动端,且所述接插管通过设置在所述接插孔上的弹性卡接件将自身单向固锁,以避免从所述接插孔中脱出。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接件具体为弹片,所述弹片倾斜设置在所述接插孔的内壁上,且其倾斜方向朝向所述接插孔深处;所述接插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片相配合的楔形槽。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孔之间的滑道的表面向内偏折形成用于使所述限位销的末端趋向于滑动到所述限位孔内的引导斜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于所述车体内的座椅,其中,所述座椅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座椅。
本发明所提供的座椅,主要包括椅身和设置在椅身上的整体式头枕,并且整体式头枕在椅身上的高度位置是可调节的。如此,当座椅上坐有不同身高的乘客时,乘客即可操作整体式头枕,使得整体式头枕在椅身上移动,进而调节整体式头枕的高度位置,当整体式头枕的高度位置调整到与乘客的头部位置相当时停止调节。如此,面对不同身高的乘客,本发明所提供的座椅,只需调整椅身上的整体式头枕,使其高度位置发生变化即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整体式座椅,本发明所提供的座椅,能够使整体式头枕位置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乘员,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6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