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融材料的显热回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4181.1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7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菊艳;范小刚;秦涔;张国兴;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3/12 | 分类号: | F28C3/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乐综胜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材料 金属熔池 左舱室 舱室 输送装置 显热回收装置 收集斜槽 挡墙 温室气体排放 出口连接 节能降耗 粒化装置 绿色环保 装置结构 金属液 输出端 侧壁 联通 余热 回收 出口 | ||
1.一种熔融材料的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金属熔池和熔融材料收集斜槽,金属熔池内设有挡墙,挡墙将金属熔池的内腔分为左舱室和右舱室,左舱室和右舱室底部是联通的,左舱室的顶部设有熔融材料入口,右舱室的顶部设有熔融材料出口,输送装置设置于金属熔池左舱室顶部的熔融材料入口,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设有粒化装置,熔融材料收集斜槽与金属熔池的右舱室顶部熔融材料出口连接,金属熔池内设有金属液,所述的金属熔池的左舱室的侧壁上设有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材料的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左舱室中的金属液密度小于粒化后的熔融材料的密度,右舱室中的金属液密度大于粒化后的熔融材料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材料的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熔池左舱室侧壁上的气孔对准左舱室和右舱室的通道设置,金属熔池的右舱室的底部也设有气孔,右舱室的底部的气孔朝上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材料的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液包括多种合金液,金属熔池的工作温度高于金属液的熔点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材料的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熔池的工作温度为200℃-60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材料的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液包括铝液、铜液、镁液和锡液中任意一种、两种、三种或四种金属液以任意比例混合的合金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材料的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熔池的侧壁上设有冷却管道。
8.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材料的显热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熔融材料通过输送装置经粒化装置,粒化成颗粒状,进入金属熔池的左舱室;
2)熔融材料凭借粒化产生的动能或自身重力在金属熔池内的金属液中下沉,形成强制对流换热,熔融材料热量以金属液为媒介进行回收;
3)熔融材料进入金属熔池的底部,在气孔中喷出的气体驱动力的作用下,改变方向进入金属熔池的右舱室;
4)熔融材料从金属熔池右舱室底部,上浮至金属熔池表面,形成一定的高度,自金属熔池右舱室的输出口排出,进入熔融材料收集斜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熔融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熔融材料粒化后的颗粒度为3mm~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熔融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融材料为熔融聚合物、熔渣或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41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箱导轨加强件
- 下一篇:空调器蒸发器水洗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