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光损自动增益补偿的GSM-R直放站以太网双纤光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3777.X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6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倪小龙;吉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9 | 分类号: | H04B10/29;H04B10/40;H04B7/155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光 自动 增益 补偿 gsm 直放站 以太网 双纤光端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光损自动增益补偿的GSM‑R直放站以太网双纤光端机,包括一条输入射频通道、两条输出射频通道、波分复用设备和以太网通信电路。输入射频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滤波电路、ALC控制电路、射频开关电路、放大电路、衰减电路、耦合电路和激光器电路;每条输出射频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收光器、耦合电路、放大电路、ATT自动补偿电路和滤波电路;波分复用设备通过光纤与其余光端机的波分复用设备相连或通过光分路器连接多个光端机模块。本发明在现有模拟光端机基础上进行的功能化改进,使现有模拟光端机具有光损自动增益补偿,并且光端机模块支持主、备纤冗余通信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光纤通信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光损自动增益补偿的GSM-R直放站以太网双纤光端机。
背景技术
模拟双纤光端机模块是无线列调450MHz模拟光纤直放站的关键模块之一,主要将450MHz车站电台射频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模拟光端机在光纤中传输的信号是模拟光信号,其造价便宜,比较常用。进行数据传输时,模拟光端机先把基带信号采用FSK的方式调制成射频信号,再进行电-光转换后传输,光信号传到接收端后,同样进行光-电转换,然后进行FSK解调,恢复出数据信号。同时通过使用波分复用技术(WDM)。这种模拟光端机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传输速率低,抗干扰性差,不适合轨道交通信息综合快速传输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在铁路隧道弱场覆盖区间,光纤资源非常有限,若采用常规的光端机模块,450MHz模拟光纤直放站无法实现图像和数据信号的双向传输,无法为铁路通信电源、环境监控系统、应急通信和视频监控提供数据传输通道。采用以太网通信功能的模拟光端机来替代常规光端机模块是必要的,此方法不仅能减少光纤资源,还能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此外,450MHz模拟直放站在工程应用中受光纤长度影响,造成直放站系统增益不一致,与直放站近端机最近一台远端机与最远一台远端机的增益差可能会达到10~20dB,相当于最远一台远端机比最近一台远端机光纤长度多10~20km。因此需要具有光损自动补偿功能直放站设备来减小工程设计、应用难度,提高直放站系统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光损自动增益补偿的GSM-R直放站以太网双纤光端机, 在现有模拟光端机基础上进行的功能化改进,使现有模拟光端机具有光损自动增益补偿,并且光端机模块支持主、备纤冗余通信方式。
本发明包括一条输入射频通道、两条输出射频通道、波分复用设备和以太网通信电路。
输入射频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滤波电路、ALC控制电路、射频开关电路、放大电路、衰减(ATT)电路、耦合电路和激光器电路,其中,滤波电路连接到射频信号输入接口,输入频率450MHz~470MHz,激光器电路连接到波分复用设备;
两条输出射频通道包括主输出射频通道和备用输出射频通道,每条输出射频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收光器、耦合电路、放大电路、ATT自动补偿电路和滤波电路,其中滤波电路连接到射频信号输出接口,收光器连接到波分复用设备,两条输出射频通道的收光器和耦合电路均连接到切换电路,切换电路默认连通主输出射频通道,当主输出射频通道存在异常时,自动切换至备用输出射频通道;
以太网通信电路分别与输入射频通道和输出射频通道中的耦合电路相连,以太网通信电路设有以太网接口;
波分复用设备包括主波分复用设备和备用波分复用设备,其中主波分复用设备与主输出射频通道连接,通过主用光纤与其余光端机的主波分复用设备相连或通过光分路器连接多个光端机模块;备用波分复用设备与备用输出射频通道连接,通过备用光纤与其余光端机的备用分复用设备相连或通过光分路器连接多个光端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37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