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2中继中D2D接口的QOS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3414.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6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坤;许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72/08;H04W76/27;H04W8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层 中继 资源块映射 数据传输 资源块 映射 链路 保证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层2中继中D2D接口的QOS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Relay UE获取IP数据包的PPPP信息,根据PPPP信息将PDCP PDU映射到指定的D2D链路的资源块上。本发明在L2 Relay基础上,可以保证D2D接口上数据传输的Qos保障和数据到D2D接口的资源块映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2中继中D2D接口的QOS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速率,低延迟,低成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LTE(Long Term Evolution)项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追求更高的峰值速率和更短的传输时延。
LTE项目的主要性能目标包括:在20MHz频谱带宽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降低系统延迟,用户平面内部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间小于100ms;支持100Km半径的小区覆盖;能够为350Km/h高速移动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支持成对或非成对频谱;支持可变带宽,最大20M带宽。
LTE在网络架构上采用由NodeB构成接入网的单层扁平化全IP网络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网络和减小延迟,实现了低时延,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要求。与传统的3GPP接入网相比,LTE减少了RNC节点。eNB不仅具有原来NodeB的功能外,还能完成原来RNC的大部分功能,包括物理层、MAC层、RRC、调度、接入控制、承载控制、接入移动性管理等。Node B和Node B之间将采用网格(Mesh)方式直接互连,这也是对原有UTRAN结构的重大修改。逐步趋近于典型的IP宽带网结构。
在物理层技术上,LTE采用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等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以及基于信道的链路自适应调度方式和干扰协调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速率和小区吞吐量,改善小区边缘性能。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低时延、高速率的进一步渴望,在LTE-A阶段引入新的技术,例如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中继Relay技术、多点协作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eICIC(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等无线技术。
IMT-A(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高级国际移动通信)系统在小区蜂窝网络下允许支持Device-to-Device(D2D)通信来提高频谱利用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是一种在系统的控制下,允许终端之间通过复用小区资源直接进行通信的新型技术,它能够增加蜂窝通信系统频谱效率,降低终端发射功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线通信系统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网络部署如图1所示。
目前可穿戴设备多以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主流的产品形态包括以手腕为支撑的watch类(包括手表和腕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的shoes类(包括鞋、袜子或者将来的其他腿上佩戴产品),以头部为支撑的Glass类(包括眼镜、头盔、头带等),以及智能服装、书包、拐杖、配饰等各类非主流产品形态。
其中以用户手机为中继,传输可穿戴设备(即Remote UE)的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者业务数据,满足可穿戴设备入网是一个R14的研究话题,目前标准上决定支持层2中继,网络部署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3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