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的交织编码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21444.3 | 申请日: | 201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6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3M13/27;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交织 编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的交织编码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根据不少于两种MCS配置的待交织信号通过相同的交织编码规则进行交织编码,包括:当确认用于配置待交织信号的MCS包括不少于两种时,分别获取用于配置待交织信号的MCS中的每一种MCS对应的OFDM符号的编码比特数的数量;确定用于配置待交织信号的MCS中的每一种MCS对应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编码比特数的数量的最大公约数N;选择指定MCS配置的待交织信号的数据依次取出NCBPS个比特的数据逐行存入第一交织矩阵;基于预设的排序方法对第一交织矩阵进行交织编码以获取交织编码后的第一交织矩阵中的数据。本发明用于对信号进行交织编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的交织编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的过程中,传输的数字信号可能因各种原因产生突发性错误,对通讯效果造成影响。交织编码技术是一种能够纠正数字信号传输中突发性差错的技术,通过对数字信号进行交织编码能够将数字信号中较长的突发差错离散成随机差错,并进一步纠正随机差错。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于系统的兼容性、灵活性以及可扩展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DR,Software Defined Radio)技术是一种无线电广播通信技术,SDR技术基于软件定义的无线通信协议而非通过硬连线实现,SDR系统能够提供满足不同标准、不同频带以及不同模式的服务。
由于无线通信协议可能包括多种通信速率,因此SDR系统在对数字信号进行交织编码时,待交织的数字信号可能分别根据不同的调制与编码策略(英文全称;Modulationand Coding Scheme,英文简称:MCS)对自身的通信速率进行配置,而不同的通讯速率又对应不同的交织编码方法,当待交织信号中包括被配置为多种MCS的信号时,需要根据的信号的MCS选择相应的交织编码方法,从而增加了交织编码的复杂程度,损害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的交织编码方法及装置,能够对根据不少于两种MCS配置的待交织信号通过相同的交织编码规则进行交织编码。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的交织编码方法,包括:当确认用于配置待交织信号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包括不少于两种时,分别获取用于配置待交织信号的MCS中的每一种MCS对应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编码比特数的数量;确定用于配置待交织信号的MCS中的每一种MCS对应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编码比特数的数量的最大公约数N;选择指定MCS配置的待交织信号的数据依次取出NCBPS个比特的数据逐行存入第一交织矩阵;其中,指定MCS为用于配置待交织信号的MCS中的任一种MCS;第一交织矩阵列数为行数为的矩阵,NCBPS为指定MCS对应的OFDM符号的编码比特数的数量,L为大于1且能够整除最大公约数N的整数;基于预设的排序方法对第一交织矩阵进行交织编码以获取交织编码后的第一交织矩阵中的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的交织编码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当确认用于配置待交织信号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包括不少于两种时,分别获取用于配置待交织信号的MCS中的每一种MCS对应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编码比特数的数量;获取模块,还用于确定用于配置待交织信号的MCS中的每一种MCS对应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编码比特数的数量的最大公约数N;交织模块,用于选择指定MCS配置的待交织信号的数据依次取出NCBPS个比特的数据逐行存入第一交织矩阵;其中,指定MCS为用于配置待交织信号的MCS中的任一种MCS;第一交织矩阵列数为行数为的矩阵,NCBPS为指定MCS对应的OFDM符号的编码比特数的数量,L为大于1且能够整除最大公约数N的整数;交织模块,还用于基于预设的排序方法对第一交织矩阵进行交织编码以获取交织编码后的第一交织矩阵中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14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