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氯酸盐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0816.0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穆超银;向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齐力绿源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1/02 | 分类号: | C01B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李小金 |
地址: | 6118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氯酸盐 制备 氧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氯酸盐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氯(ClO2)是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广谱强力消毒剂、高效漂白剂,为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为AI级安全消毒剂,在水处理和造纸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主要有亚氯酸盐法和氯酸盐法。由于亚氯酸盐制备二氧化氯的成本高,不适合大量使用二氧化氯的场所,因而氯酸盐法得到普遍应用。氯酸盐法主要以氯酸钠、硫酸为原料,双氧水、甲醇、蔗糖、尿素等为还原剂,在一定的温度和负压下将氯酸钠还原生成二氧化氯。
现有氯酸盐法制备二氧化氯,是采用三元法,即以固体氯酸钠、浓硫酸、还原剂三种原料制备二氧化氯。这种方法存在四大弊端:
一是:固体氯酸钠是危险化学品,在受到撞击和遇明火时会发生燃烧及爆炸,与有机物、酸、还原剂等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并产生有毒气体,因此,固体氯酸钠在搬运、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非常危险,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及环境污染。
二是:浓硫酸是易制毒品,同时也是危险化学品,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灼烧性,稍有不慎就会腐蚀物品、污染环境、烧伤人员,并且硫酸可以用于制造冰毒、海洛因,受到国家严格管控,必须到公安机关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三是:固体氯酸钠需要溶解,浓硫酸需要稀释,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
四是:三种原料需要精确计量并严格按照比例投加到反应器内,很容易出现原料浓度及比例控制不当而影响二氧化氯的产量及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通过氯酸盐采用三元法存在的安全隐患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复合氯酸盐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用户不使用危险化学品,采用两元法即可制备二氧化氯,具有安全、简单、方便和高效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氯酸盐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复合氯酸盐溶液与还原剂溶液投入到二氧化氯发生器或反应釜中,并在负压条件下控制物料反应温度在50-75℃之间制得二氧化氯;所述的复合氯酸盐溶液中含有质量百分浓度为8-18%的氯酸盐和质量百分浓度为28-45%的硫酸。
所述的复合氯酸盐溶液中含有质量百分浓度为10-16%的氯酸盐和质量百分浓度为30-40%的硫酸。
所述的复合氯酸盐溶液中含有质量百分浓度为12-15%的氯酸盐和质量百分浓度为33-37%的硫酸。
所述还原剂溶液中还原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0-30%,所述还原剂为双氧水、甲醇、尿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还原剂溶液中的还原剂为双氧水,并且双氧水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6-28%。
所述复合氯酸盐溶液与还原剂溶液按照体积比1:0.11-0.16投放到二氧化氯发生器或者反应釜中。
所述复合氯酸盐溶液与还原剂溶液按照体积比1:0.13-0.15投放到二氧化氯发生器或者反应釜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质量稳定、使用安全的复合氯酸盐溶液制备二氧化氯,用户只须购买复合氯酸盐溶液并与还原剂溶液加入到二氧化氯发生器或反应釜中,负压条件下控制物料反应温度在50-75℃即可制备二氧化氯,不仅确保了二氧化氯产量及质量,同时用户不需要使用固体氯酸盐和浓硫酸,消除了原料在运输、储存和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不需要溶解氯酸盐和稀释浓硫酸,只需将复合氯酸盐溶液与还原剂溶液加入即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1、复合氯酸盐制备罐,2、符合氯酸盐计量泵,3、还原剂计量泵,4、二氧化氯发生器(或反应釜),5、水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氯酸盐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将复合氯酸盐溶液与还原剂溶液投入到二氧化氯发生器或反应釜中,并在负压条件下控制物料反应温度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齐力绿源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齐力绿源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0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F回转反应炉的内返渣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