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冲孔压扁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0743.5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鼎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28/28;B21D28/34;B21D43/00;B21D45/00;B21D3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王照伟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冲孔 压扁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管材冲孔压扁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上需要使用多种管材类配件,通常长情况下管材都是圆柱形,但是根据特殊的使用需求,一些管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进行打扁冲孔工序,以使管材变扁且具有孔。
授权公告号为CN 104275387 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管件打扁冲孔工装,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导柱导套结构,其创新点在于:所述上模板下端面设置有上活动模,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压紧工位和打扁冲孔工位;所述压紧工位上活动模的下端面设置有上活动压头,相应的,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下活动压头,该上活动压头的下端面与下活动压头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压紧管件的弧形凹槽,且上活动压头与上模板之间以及下活动压头与下模板之间均设置有缓冲缸。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管件打扁冲孔工装,方便管件的打扁与冲孔动作,提高了管件打扁冲孔效率。
使用上述装置进行管材打扁和冲孔后,由于上述装置在对管材打扁和冲孔工序中,先对管材进行打扁,再使用冲头对管材打扁处进行冲孔。冲孔时由于管材已经被打扁,管材内部不便放入用于支撑管材内部的物体,即使冲孔时管材内部无任何支撑;使得冲孔对管材进行冲孔时的作用力会将管材继续压扁,从而使管材压扁变形,影响管材的使用。同时上述装置在对管材进行冲孔后,冲孔的废料被冲头冲入冲针通孔内,使得废料不便排出;在多次冲孔后,冲孔的废料可能会影响上述装置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管材冲孔压扁工装,以解决对管材打扁冲孔时,管材冲孔过程会影响管材打扁形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管材冲孔压扁工装,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导柱导套结构;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用于固定管材的卡具、打扁工位、冲孔工位;所述打扁工位包括打扁压头,以及与打扁压头配合的打扁座,打扁压头滑动连接在上模板上,上模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打扁压头位置的第一固定销,打扁座固定在下模板上;所述冲孔工位包括滑动设置在上模板上的冲头,以及固定在下模板上的支撑座与芯棒座,所述上模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冲头位置的第二固定销;所述支撑座设有与冲头配合的盲孔,盲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芯棒座位于支撑座一侧,芯棒座上设有直径小于管材内径的芯棒,芯棒横置于支撑座的上方,芯棒上开设有与盲孔同轴的通孔;芯棒座内设有空腔,芯棒座上设有塞杆,塞杆的下部与空腔密封滑动连接;芯棒内设有气道,芯棒内位于通孔处设有腔道,腔道和空腔通过气道连通,腔道内滑动连接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上均呈圆环柱状。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本装置对管材打扁冲孔时,将管材需要打扁的位置放置于打扁座上,并使用卡具将管材的位置固定。滑动冲头,使冲头与支撑座的位置错开;滑动打扁压头,使打扁压头与打扁座的位置对应,并使用第一固定销将打扁压头的位置固定。下压上模板,由于打扁压头此时被固定在上模板上;在上模板的作用下,打扁压头将会压制在管材上,打扁压头与打扁座对管材进行打扁;此时由于冲头与支撑座的位置错开,冲头在上模板下压的作用下并不会与支撑座配合。打开卡具,将管材打扁的部位移至支撑座上,将芯棒的插入管材内,使用卡具将管材的位置固定;滑动冲头,使冲头与支撑座位置对应,并使用第二固定销将冲头固定在支撑座上方;滑动打扁压头,使打扁压头与打扁座的位置错开。再次下压上模板,冲头此时被固定在上模板与支撑座对应的位置,冲头在下模板的作用下将会对管材进行冲孔;此时由于打扁压头与打扁座的位置错开,打扁压头在上模板下压的作用下并不会与打扁座配合作用,使打扁压头不会对管材进行打扁。
支撑座上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弹性件,冲头在冲孔时会将废料冲入盲孔内,并对弹性件施加一定作用力;弹性件将冲头的作用力转换成弹力,在冲头撤离后弹性件作用,会将废料弹出。上模板下压进行冲孔时,下模板将会与塞杆上端接触并对塞杆施加作用力,塞杆将会在空腔内向下移动;空腔内的空气将会通过气道进入腔道内,从而将腔道内的上支撑块向上推出,下支撑块向下推出;由于腔道位于通孔处,且支撑块均呈圆环柱状;从而使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对管材需要打孔的部位进行支撑,防止管材在冲孔时,管材在冲头的作用下被压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鼎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鼎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0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