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芯钻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0187.1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6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廉;李剑;田虎;唐健;刘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九州探矿机械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0003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芯钻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探及成孔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取芯钻具。
背景技术
在河道,山区低谷等地带,地表下常会堆积鹅卵石。在该地区进行地质勘察以及桩基开挖或水井开挖作业时,地表下堆积的卵石会造成取芯困难。有鉴于此,如何在多卵石地区施工时顺利取芯就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芯钻具,用以解决现有取芯钻在河道等地区施工时,取芯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芯钻具,包括:
取芯筒体,所述取芯筒体的底端为开设有刃口的开口端,顶端为用于与钻杆相连的动力连接端;
靠近所述取芯筒体的开口端,且开设在所述取芯筒体的侧壁上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取芯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两端分别穿入不同所述通孔内的多根钢绞线,且多根所述钢绞线交织形成覆盖所述开口端的钢线网。
优选的,所述取芯筒体侧壁上靠近所述取芯筒体顶部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取芯筒体的内腔连通的取物口。
优选的,所述取芯筒体的顶部还开设有与所述取芯筒体的内腔连通的取物口。
优选的,且所述钢绞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取芯筒体的侧壁焊接。
优选的,所述取物口为弧形取物口。
优选的,所述动力连接端为与所述取芯筒体的顶部焊接的空心轴。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心轴与所述取芯筒体顶部之间的加强筋。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取芯钻具,通过在取芯筒体的侧壁上开设孔,将高强度的钢绞线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孔,钢绞线在取芯筒体底部构成网状结构。使用该钻具在河道等地区进行取芯作业时,网状结构的网格可在挤压力作用下变大或缩小,故而钻取物能够顺利穿过网格进入管体的内部,完成取芯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芯钻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芯钻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管体,2为顶盖,3为空心轴,4为钢绞线,5为加强筋,101为通孔,102为取物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取芯钻具,解决现有取芯钻在河道等多卵石地区不适用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芯钻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芯钻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芯钻具,包括取芯筒体,取芯筒体的底端为开设有刃口的开口端,顶端为用于与钻杆相连的动力连接端;靠近取芯筒体的开口端,且开设在取芯筒体的侧壁上的多个通孔,通孔沿所述取芯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两端分别穿入不同通孔内的多根钢绞线,且多根钢绞线交织形成覆盖开口端的钢线网。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取芯筒体由管体1和顶盖2(蒙蔽板)构成,管体1为一直管,其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为同一圆环,顶盖2为一平板,位于取芯筒体的顶部,取芯筒体由管体1和顶盖2焊接而成。取芯筒体的底端设有刃口,用于钻探时分割地面,具体实现可为在取芯筒体的底端镶嵌刀具或直接在取芯筒体的底端上加工出刀刃。取芯筒体的顶端连接有动力源,为钻具的取芯作业提供动力。在靠近取芯筒体底端的周向上,按间距设置了多个通孔101,高强度的钢绞线4的两端分别穿入不同的通孔101,多根钢绞线4构成钢线网,钢线网覆盖取芯筒体的底端的开口。具体的,在钻进过程中,由钢绞线4组成的钢线网的网格大小可在挤压力作用下变大或缩小,故而钻取物能够顺利穿过网格进入取芯筒体的内部。固体芯材装满取芯筒体后,将该取芯钻具提离孔底,钢绞线4组成的钢线网将钻取物兜在取芯筒体内部。钻取物被带离孔底,取芯作业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九州探矿机械技术开发公司,未经重庆九州探矿机械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0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