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关联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9743.3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6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贺三元;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Q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15 | 代理人: | 陈蕾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社交 网络 用户信息 关联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关联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社交网络服务(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涉及网络即时通信、网络日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等诸多方面,目前社交网络已经成人们获取资讯、相互交流、甚至营销推广的重要工具。
扩展用户的社交圈子,是社交网络的一个重要功能,借助于互联网的覆盖优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结识大量的新朋友,这在真实的社交世界中是无法实现的。而在社交网络中,仅需在系统侧对两名(或多名)用户的社交网络信息进行关联处理,这些用户之间后续就可以方便地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交流。
为了增加陌生用户之间的交流机会,现有的社交网络系统会采用一些推送策略,例如基于相同好友进行推送、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进行推送等等,这些推送方案至少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这种线上推送的方式,往往与真实世界是脱节的,出于多种原因,很多用户可能并不愿意去与一个难以实际见到面的陌生人做太多交流,因此推送效果往往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对于系统侧而言,即便一次推送的信息被用户采纳,也只是成功关联了两名用户的信息,这样建立起的社交关系都是彼此孤立的,并不能有效地自动构建起覆盖范围更广的网络社交圈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关联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关联方法,应用于服务端该方法包括:
获得至少两名用户的参考地理位置,所述参考地理位置用于描述用户当前位置或用户曾经到过的位置;
根据预设的位置匹配算法,确定两名参考地理位置互相匹配的用户: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
分别向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推送另一用户的信息以及匹配位置信息,并在收到双方确认后,对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信息进行关联。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关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位置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得至少两名用户的参考地理位置,所述参考地理位置用于描述用户当前位置或用户曾经到过的位置;
匹配用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位置匹配算法,确定两名参考地理位置互相匹配的用户: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
关联处理模块,用于分别向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推送另一用户的信息以及匹配位置信息,并在收到双方确认后,对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信息进行关联。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匹配情况进行用户推送,并在推送用户信息时附带匹配位置信息,这种方式有效地将网络社交与真实世界联系起来,由于推送的用户都是在现实世界中有可能相遇的,因此对于接收推送信息的用户而言也更容易接受,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推送的成功率。
另一方面,每一次成功关联了两名用户的信息后,都会进一步创建用户组,并基于两名用户的匹配位置发起更大范围的推送,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用户组,从而更有效地构建起覆盖范围更广的网络社交圈子。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此外,本申请中的任一实施例并不需要达到上述的全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应用场景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关联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关联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关联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关联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于配置本申请装置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9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