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稠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9583.2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6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廷刚;耿林;林云;张玉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花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25 | 分类号: | A61K8/25;A61K8/26;A61K8/23;A61K8/58;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黄秋云 |
地址: | 51143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稠剂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稠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配方设计时通常要考虑最终产品的流变形态,适当的流变形态不仅能赋予产品美的外观质地,更利于使用和生产,同时对配方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要调节产品的流变形态,最为普遍的做法是添加增稠剂。化妆品中常用增稠剂包括有机天然聚合物(如胶原蛋白类和聚多糖类)、有机半合成聚合物(如改性纤维素类和改性淀粉类)、有机合成聚合物(如丙烯酸类)和无机物(如硅酸盐类)。通常有机聚合物分子量比无机物的分子量大,增稠效果比无机物明显。但在有些产品中,由于有机聚合物的网状结构或大分子长链结构会覆盖在皮肤表面,影响使用时的肤感甚至会影响产品使用后的功效。因此为了尽量减少有机聚合物的使用量,添加小分子量的无机物无疑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比如硅酸盐类物质,但这类物质的增稠性能较差,往往需要大剂量才可以达到目标粘度,但同时也给肤感和温和性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不使用有机聚合物的情况下,为了能使硅酸盐类物质在小剂量时就能达到很高的粘度,本发明人意外发现:通过将特定含量的硅酸盐类物质与特定含量的电解质进行复配,根据离子交换原理,能够保证制备得到的增稠剂组合物在添加小剂量的硅酸盐类物质就能达到很高的粘度,从而达到增稠的目的;将该增稠剂组合物应用于化妆品中,特别是泥膜产品中,由于其水合后的卡片宫结构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很容易瓦解,因此可赋予产品涂抹时的水感和顺滑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给出一种能够赋予产品涂抹时的水感和顺滑感的增稠剂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增稠剂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硅酸盐类物质2.5-5份;
电解质0.1-1份。
本发明的反应原理在于:硅酸盐类物质在粉末状态下是由数以千计的小片组成。这些小片是由每两小片之间夹一层水的结构堆积起来的。这些小片的表面带负电荷,棱边则带部分正电荷,如图1。小片上的负电荷主要被钠离子中和,但体系中还存在较少量的其他无机阳离子,这些缔合在小片表面处于电荷平衡状态的无机阳离子被称为“可交换的离子”,因为它们很容易被其他阳离子取代。当硅酸盐类物质与水混合的时候,水分子透过小片之间的区域,迫使小片进一步分离,随着水分子进一步渗入小片之间,小片最终完全分离,如图2。此时,带部分正电荷的棱边就被吸引到带负电荷的小片表面那里,这样就迅速建立了三维空间结构,通称卡片宫结构,如图3,这样一来体系粘度就会增加。但是当对它施加一个外力的时候,这种结构会迅速瓦解,释放出其中的水分子,如图4。电解质对硅酸盐类物质体系结构的影响可以用双电层理论来解释。在硅酸盐类物质分散液中,大多数可交换的离子由于受小片表面负电荷的吸引而聚集,但同时也倾向于离开小片表面进入离子浓度低的水溶液中。这种相对平衡的效果是由弥漫的且离子浓度随着远离小片表面而递减的抗衡离子形成,一个负电荷的双电层就这样建立起来,它包含负表面电荷和弥漫的抗衡离子,如图5;类似的正电荷的双电层这样建立起来,如图6。当水溶液中添加电解质时,双电层被压缩,此时小片的棱边和表面将更加相互靠近,形成更严密的结构从而获得更高的粘度,从而根据离子交换原理来达到增稠的目的。其中,图1-4来源于科耐欧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其中,所述硅酸盐类物质选自膨润土和/或硅酸盐;所述硅酸盐选自硅酸铝镁、硅酸钠镁锂、硅酸镁锂、硅酸镁钠、硅酸铝钠、硅酸铝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膨润土的层间阳离子种类决定其类型,按层间阳离子种类的不同,可分为钠基膨润土、钙基膨润土、氢基膨润土或有机膨润土;由于一价离子电荷密度小,颗粒间静电引力小,因此钠基膨润土在水中的分散程度高,利于生产上的操作。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更优选钠基膨润土。
其中,所述电解质选自水溶性镁盐、水溶性锌盐、水溶性钙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硫酸镁和/或吡咯烷酮羧酸锌。电解质对硅酸盐类物质分散液的影响取决于电解质中阳离子的化合价、离子半径大小和浓度。带较多正电荷或较小离子半径的阳离子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它们更容易接近小片表面,形成更严密的结构,表现出更高的粘度。
当电解质浓度过高,双电层被过分压缩,面对面的范德华力起主要作用,此时的卡片宫结构将瓦解,体系将失去稠度。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增稠剂组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优选在泥膜产品中的应用。
其中,基于化妆品的总重量,所述增稠剂组合物的添加量为2.5-6w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花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花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95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