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219229.X | 申请日: | 201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邹春龙;唐海波;付垚;胡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蓄电池 单体 电池 一致性 方法 | ||
1.一种检测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蓄电池组的放电过程中,实时获取蓄电池组中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极差、压相对极差和每个电池单体的电压标准差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将获取表征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统计数值与阈值进行比较,以此对蓄电池组在质检过程中的一致性进行动态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蓄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的测试数据作为分析依据,包括以下步骤:
(1)对成品蓄电池模组进行充放电测试,读取单体电压数据;
(2)选取充放过程的任一时刻的各单体电池电压值,通过统计方法,对这一时刻蓄电池模组内各单体电池一致性进行量化;量化的内容包括极差、相对极差、标准差中的一种或多种;
(3)以(2)步骤选取的过程时刻计算得到的蓄电池模组内各单体电池一致性的表征形式以及数值,与设定好的一致性控制阈值进行比较,判定蓄电池模组内各单体电池电压一致性是否满足要求;
低于一致性阈值的,单体电池电压的一致性满足要求;超出设定的一致性阈值的,单体电池电压的差异性则视为过大,不符合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蓄电池模组进行质检充放电测试的制度如下:
1)电池模组放置在检测夹具上,启动程序后,搁置1min;
2)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系统以2C恒流放电2min或任意单体电池电压达到放电截止电压3.00V,停止放电,静置5min;
3)在20±5℃环境条件下,电池系统以2C恒流充电2min或任意单体电池电压达到充电截止电压4.15V,停止充电,静置5min;
4)测试过程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均设置为1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夹具对电池模组的电压、以及组成模组的单体电池电压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极差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Uj=(Umax-Umin)/Up×100 (1)
式中:Uj—极差系数(%);
Umax—电池模块成品中最高单体蓄电池电压,单位为伏;
Umin—电池模块成品中最低单体蓄电池电压,单位为伏;
Up—电池模块成品的平均电压,单位为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准差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标准差
标准差系数
式中:
Vδ—标准差系数(%),保留两位整数,小数部分按四舍五入的原则处置;
n—试制成品电池模块的个数;
Vn—单个电池模块的电压,单位为伏(V);
V—试制成品电池模块的平均电压,单位为伏(V)。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锂离子电池组成的电池单体,所述阈值的范围为0.001~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计算所得的标准差系数,控制阈值范围为0.001-0.015;对于计算所得的极差系数,控制阈值范围为0.001-0.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组前、成组过程中、成组完成后均进行蓄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一致性的检测,蓄电池模组在成组前,超出阈值的单体电池判定为单体电池本身的一致性就不符合要求;在成组过程中,判定为电连接工艺存在漏焊和/或虚焊;在成组完成后的质检过程,出现单体电池电压一致性变差,判定为电连接处的连接质量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92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