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氮掺杂碳化细菌纤维素的电池正极、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8937.1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1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洋;孙瑞宁;杨加志;张衡;陈春涛;梁光芸;顾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66;H01M4/62;H01M10/0525;H01M4/139;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掺杂 碳化 细菌 纤维素 电池 正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基于氮掺杂碳化细菌纤维素的电池正极组装的Li-S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细菌纤维素膜片从培养基中取出后,用1M的NaOH蒸煮,水洗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冷冻干燥得到纯净的细菌纤维素气凝胶,之后将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压平处理,再在惰性气氛下于800-1000℃碳化,得到超轻碳化细菌纤维素膜;
步骤2,将多孔碳均匀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通过涂膜的办法将多孔碳分散液复合到超轻碳化细菌纤维素膜表面,多孔碳的复合量为0.10-0.20mg/cm2,作为碳化细菌纤维素功能夹层;
步骤3,将纯细菌纤维素气凝胶浸泡到Nafion溶液中,充分浸泡后转移至1M LiOH溶液中进行锂化处理,温度保持60-100℃,冷冻干燥后压平处理,作为Nafion/BC隔膜,隔膜中Nafion在纯细菌纤维素气凝胶中的复合量为0.2-1.0mg cm-2;
步骤4,以含1M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电解质,1.0wt%浓度的硝酸锂添加剂,溶剂为体积比为1:1的乙二醇二甲醚和1,3-二氧戊环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S/NCBC复合材料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Nafion/BC隔膜为电池隔膜,碳化细菌纤维素功能夹层置于正极和隔膜之间组装成Li-S电池;所述的S/NCBC正极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a,将细菌纤维素膜片从培养基中取出后,水洗去除膜表面的多余发酵液,冷冻干燥得到含氮源的细菌纤维素气凝胶;
步骤b,将含氮源的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压平处理,然后在惰性气氛下于800-1000℃下碳化,得到氮掺杂碳化细菌纤维素气凝胶;
步骤c,将氮掺杂碳化细菌纤维素气凝胶浸渍于S/CS2溶液中,取出后,密闭环境下在130-300℃进行热处理,使单质S呈熔融状态,并均匀地扩散至氮掺杂碳化细菌纤维素气凝胶网孔内部,冷却后得到基于氮掺杂碳化细菌纤维素的电池正极,即S/NCBC正极,其中S/NCBC正极电极片的含S量为75-90w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细菌纤维素膜片的厚度为1.5-3.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压平处理的压力为0.2Mpa,所述的碳化时间为1-3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浸渍时间为2-12h,所述的热处理时间为6-24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细菌纤维素膜片的厚度为0.5-1.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纯细菌纤维素气凝胶的面积密度为0.5-3.0mg cm-2,所述的锂化时间为14h,所述的压平处理的压力为0.2Mpa。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Li-S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89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