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8656.6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2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泳文;杨莹莹;周昊;钱阿雪;唐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B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3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埋件 对拉 钢筋混凝土梁 混凝土浇筑 两侧模板 拉结筋 梁箍筋 混凝土浇筑过程 定位固定 混凝土梁 梁底模板 受力钢筋 质量通病 建造 梁主筋 成形 穿入 跑偏 腰筋 涨模 制作 穿过 冲突 保证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建造方法,首先,将制作好的对拉双埋件固定在梁底模板上,并将需要安装于梁对拉双埋件中间的梁箍筋、拉结筋制作成一个整体,自上而下穿入对拉双埋件中间;然后将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腰筋穿过对拉双埋件进行安装,完善梁其他部位梁箍筋、拉结筋;最后支设两侧模板进行梁混凝土浇筑。通过这样的方法成功的避免了对拉双埋件安装与梁主筋的安装冲突问题,也确保了对拉双埋件定位固定问题,避免了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埋件位移、跑偏的质量通病问题,保证了埋件安装质量。同时,对拉双埋件与梁两侧模板进行固定,避免了梁混凝土浇筑涨模难题,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梁的成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建筑工程中,预埋件是一种为后续施工工序准备的常见工具,一般是采用单钢板与锚爪焊接,然后进行预埋,其安装方法简单。但是对于梁对称面同位置同时需要设置埋件时,单钢板埋件无法满足抗拉力的要求,而对于对拉双埋件安装,若采用常规的安装方法,即钢筋龙骨完成后安装埋件的方法,则会出现梁腰筋、上下受力钢筋及箍筋、拉结筋冲突,而无法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建造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梁主筋与埋件的安装冲突,确保梁的施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对拉双埋件:所述对拉双埋件包括一对埋件本体,两个所述埋件本体之间连接若干互相平行的拉杆,两个所述埋件本体为对称设置,并且两个埋件本体之间为平行设置,所述拉杆的长度与梁箍筋围成的模具的宽度相适应,埋件本体的厚度与支设在钢筋龙骨上的梁的两侧模板的厚度相适应;
(2)支设梁的底模板;
(3)测量并定位对拉双埋件的安装位置,并将对拉双埋件固定在梁的底模板已经定位的位置上,并根据需要调整好对拉双埋件的标高;
(4)制作梁箍筋以及拉结筋,并将梁箍筋和拉结筋固定成一个整体,所述梁箍筋弯折后呈框状,拉结筋的一端固定在梁箍筋的一侧,另一端固定在梁箍筋的另一侧;
(5)将固定好的梁箍筋和拉结筋整体从对拉双埋件的拉杆间隙穿入,并与底模板固定好;
(6)将梁主筋逐根穿过对拉双埋件,并将梁主筋与梁箍筋固定,所述梁主筋与梁箍筋垂直;
(7)然后依次安装好梁底模板上其它部分的梁箍筋以及拉结筋,使梁箍筋与梁主筋固定;
(8)支设梁的两侧模板;
(9)向梁模板内浇注混凝土,并养护;
(10)待养护好后,拆除模板;
(11)验收。
优选的,两个所述埋件本体的底部设有一样的埋件支撑,埋件本体通过埋件支撑固定在梁的底模板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埋件本体之间还连接有四根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长度大于两个埋件本体之间的间隙,并且固定螺栓的两端分别穿出两个埋件本体,在支设梁的两侧模板时,对拉埋双件通过固定螺栓与梁的两侧模板固定住。
优选的,在完成步骤(7)后,对支设好的钢筋部分进行检验验收工作。
优选的,在制作对拉双埋件时,将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埋件本体焊接成一个整体。
优选的,在制作对拉双埋件时,埋件本体均采用钢板制作,拉杆采用型钢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86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