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压力感测器的触控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8543.6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5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成;刘贵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压力 感测器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压力感测器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显示介质层、透明电极层、第一导电层、控制单元与接地电极层。显示介质层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透明电极层设于第一基板的内表面,包括设置于显示区的触控电极。第一导电层位于透明电极层的一侧,其包括触控导线与压力感测线。触控导线分别电连接于触控电极的其中一者,压力感测线与触控导线电性隔绝,且部分压力感测线连接至控制单元。接地电极层设于第二基板的表面,接地电极层、压力感测线及控制单元构成压力感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压力感测器的触控显示面板,尤其是涉及一种将压力感测器整合进触控显示面板内的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现今触控面板的技术发展非常多样化,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由于具有高准确率、多点触控、高耐用性以及高触控分辨率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中高阶消费性电子产品使用的主流触控技术。然而,现今的触控面板仅能通过侦测到触控的位置来执行对应的单一指令,但并无法通过触控的动作进一步执行其他指令。为此,目前发展出额外配置一压力感测器,以同时侦测触控时施压的压力大小,并依据压力大小执行对应的指令。不过,现有的压力感测器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外,而压力感测器与触控显示面板之间的贴合稳定度会影响到产品的良率或可靠度,因此如何将压力感测器整合进触控显示面板为目前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压力感测器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压力感测器整合于触控显示面板中,用于缩小触控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压力感测器的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显示介质层、透明电极层、第一导电层、控制单元与接地电极层。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平行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基板表面具有显示区与周围区,且周围区围绕显示区设置。显示介质层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透明电极层设于第一基板的内表面,透明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互相并排设置于显示区内,其中第一基板的内表面是第一基板面向显示介质层的表面。第一导电层设于第一基板表面,且位于透明电极层的一侧。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触控导线与多个压力感测线。触控导线分别电连接于触控电极的其中一者。压力感测线与触控导线电性隔绝。控制单元设于周围区,且部分压力感测线由显示区延伸至周围区而连接至控制单元。接地电极层设于第二基板的表面,且接地电极、压力感测线及控制单元构成压力感测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压力感测器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基板的示意图;
图3A为图2中透明电极层与第一导电层在单一像素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基板沿图3A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基板沿图3A切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基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基板于图6区域X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基板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一基板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具有压力感测器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8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氧离子发生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维修的配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