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合金加热炉以及铁合金供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7730.2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4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英;刘志刚;张斌辉;王罗换;王英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煜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21/02;F27D3/10;C21C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苏艳肃;黄慧慧 |
地址: | 056300 河北省邯郸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合金 加热炉本体 加热炉 供应装置 炉盖 受料口 火焰监控装置 除尘管 加热 加热炉结构 单层结构 放料阀 观察孔 燃烧器 热电偶 定温 炉壁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合金加热炉以及铁合金供应装置,铁合金加热炉包括加热炉本体,加热炉本体的炉壁为单层结构,加热炉本体上方设置有炉盖,炉盖上方设置有受料口,受料口插入炉盖中,炉盖上还设置有除尘管,除尘管与受料口平行,加热炉本体的上部设置有火焰监控装置孔和设置在所述火焰监控装置孔下方的人工观察孔,加热炉本体上还设置有热电偶,加热炉本体下部至少设置有一层围绕加热炉本体均匀分布的燃烧器,加热炉本体下方安装有扇形放料阀。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铁合金加热炉以及铁合金供应装置,能够解决铁合金加热炉结构复杂,铁合金供应装置复杂、设备投资大,以及铁合金加热温度低、不能实现定量定温加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中铁合金供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合金加热炉以及铁合金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时要按照配料要求,先把废钢等装入炉内,然后倒入铁水,并加入适量的造渣材料,向转炉内吹入氧气,氧气与高温铁水发生氧化反应,除去钢液中的杂质,在除去钢液中大部分硫、磷,钢水温度达到要求后停止吹氧,然后将转炉内的钢水注入钢包中,并在钢包中加入根据成分要求称量好的铁合金,在钢包中进行脱氧合金化,钢水合格后,浇铸成铸件或钢锭。如果向钢包中加入的铁合金温度较低,铁合金需要从钢水中吸收大量的热量才足以熔化,造成钢包中钢水温降较大,为了保证浇铸时钢水的温度,就必须提高转炉出钢温度,势必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增加炼钢成本。
为了解决向钢包中加入的铁合金温度低的问题,常在转炉附近设置铁合金烘烤炉,铁合金在烘烤炉中加热到一定温度,用输送小车将加热后的铁合金称量后经旋转溜槽加入到钢包中,但是在运输过程中会造成铁合金温度的降低,并且铁合金烘烤炉是离线的,需要单独设置上料、下料和运输设备,不仅设备投资大,并且占地面积也较大。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铁合金供应流程线上设置燃烧热气料仓,但是料仓烘烤温度低,一般在200℃以下,并且料仓中料位不稳定、加热不均匀、加热效果差,难以实现铁合金的定量定温烘烤,此外料仓料口敞开,燃烧废气排放处理困难,环保和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所使用的铁合金加热炉大多在炉体的内部设置耐火材料层,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增加了加热炉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合金加热炉以及铁合金供应装置,解决铁合金加热炉结构复杂,铁合金供应装置复杂、设备投资大,以及铁合金加热温度低、不能实现定量定温加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合金加热炉以及铁合金供应装置,所述铁合金加热炉包括加热炉本体,所述加热炉本体的炉壁为单层结构,所述加热炉本体上方设置有炉盖,所述炉盖上方设置有受料口,所述受料口插入所述炉盖中,所述炉盖上还设置有除尘管,所述除尘管与所述受料口平行,所述加热炉本体的上部设置有火焰监控装置孔和设置在所述火焰监控装置孔下方的人工观察孔,所述加热炉本体上还设置有热电偶,所述加热炉本体下部至少设置有一层围绕所述加热炉本体均匀分布的燃烧器,所述加热炉本体下方安装有扇形放料阀。
优选的,所述燃烧器斜插入所述加热炉本体中,所述燃烧器的个数为3~6个。
优选的,所述燃烧器为内燃催化喷射燃烧器,所述内燃催化喷射燃烧器的燃料为转炉煤气或天然气或其他的燃气介质。
优选的,所述受料口内部设置有自动翻板阀或设置氮封。
优选的,所述炉盖上设置有常明火和卸爆孔。
优选的,所述铁合金加热炉的加热温度为300~600℃,升温速度为30~40℃/min。
优选的,所述加热炉本体选用的材质为310S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煜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煜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7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