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形浮式海上风机平台及其构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7116.6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姜鹏宾;董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9/32;F03D13/25;B63B35/44;B63B21/5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平台 海上风机 固定台 浮式 固定单元 海床 固定桩 海平面 浮台 海上风力发电 码头 风电机组 固定装置 上下浮动 中心固定 缆绳 固定盘 交接处 支撑柱 停船 海浪 坚固 检修 漂浮 环绕 水面 构筑 应用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形浮式海上风机平台,包括:海底固定单元,所述海底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桩组、锥形缆组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桩组与海床交接处的海床固定盘;浮台单元,所述浮台单元包括浮于水面的工作平台和用于连接多个所述缆绳的中央固定台,所述工作平台环绕所述中央固定台,所述中央固定台中心固定设置支撑柱,所述工作平台一端设有码头,所述码头上设有泊船固定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涉及的锥形浮式海上风机平台,结构坚固,能够抵御风暴和海浪的冲击,便于检修和维护风电机组,能够随海平面上下浮动,始终漂浮于海平面上,并且可以停船。本发明适用于海上风力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锥形浮式海上风机平台及其构筑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也是当今世界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能源需求的全面高涨,特别是对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这种局面造成了我国电力供需紧张。海上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海上往往会发生一些无法预测的灾变行为,现有海上风机平台由于结构不合理容易因为暴风和海浪导致结构损坏,海底连接处也容易因海水侵蚀而损坏导致风机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研发出一种锥形浮式海上风机平台及其构筑方法,解决了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锥形浮式海上风机平台,包括:
海底固定单元,所述海底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桩组、锥形缆组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桩组与海床交接处的海床固定盘,所述固定桩组包括多个插入海床内的防冲刷固定桩,所述锥形缆组包括多个成圆锥形设置的缆绳,所述海床固定盘附着于海床上;
浮台单元,所述浮台单元包括浮于水面的工作平台和用于连接多个所述缆绳的中央固定台,所述工作平台环绕所述中央固定台,所述中央固定台中心固定设置支撑柱,所述工作平台一端设有码头,所述码头上设有泊船固定装置;
风电机组,所述风电机组包括风轮和与所述风轮固定连接的发电机,所述风电机组设置于所述支撑柱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缆绳为不锈钢缆或者玻璃纤维缆。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边缘设有防护网。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环形警示灯。
一种锥形浮式海上风机平台的构筑方法,包括所述锥形浮式海上风机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海床上钻多个孔,分别将多个防冲刷固定桩下端固定于海床内,在所述防冲刷固定桩上安装缆绳,在所述防冲刷固定桩与海床接触位置在海床上安装海床固定盘;
S2:在中央固定台上安装支撑柱,在所述中央固定台外围安装工作平台,将各个所述缆绳上端逐渐集中固定于所述中央固定台内;
S3: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构筑码头,在所述码头上安装泊船固定装置;
S4:在所述支撑柱上安装发电机,并在发电机上连接风轮;
S5:在所述工作平台边缘设置防护网;
S6:在所述支撑柱上设置环形警示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一种锥形浮式海上风机平台,结构坚固,能够抵御风暴和海浪的冲击,并且能够提供避难空间;
(2)本发明的一种锥形浮式海上风机平台,便于检修和维护风电机组;
(3)本发明的一种锥形浮式海上风机平台,能够随海平面上下浮动,始终漂浮于海平面上,并且可以停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7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