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热波导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微流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17086.9 | 申请日: | 201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2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邢晓波;郑嘉鹏;周瑞雪;张俊优;何赛灵;杨剑鑫;史可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巧霞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热 波导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微流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流控方法基于下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基底、光热波导、微流室、光信号输入端口、微流泵、微流体,所述微流室设置在芯片基底上,所述光热波导由光热转换材料与微纳波导组装而成,光热波导浸没在微流室底部,光热波导一端通过光信号输入端口与外部光源连接,光源发出的光信号在所述光热波导上传输;所述微流体放置在微流室内,微流泵通过管道与微流室连接;
所述微流控方法包括步骤:
(1)将微流体通过微流泵注射入微流室中,根据注射微流体的体积计算微流室中微流体层的厚度;
(2)将光信号通过光热波导的光信号输入端口输入;
(3)通过微流泵调整微流室中微流体层的厚度,以控制流体的流动模式,按照流体层由薄到厚,依次出现:热毛细对流主导的水平式涡旋流动,水平式与竖直式混合的涡旋流动,以及由浮力对流主导的竖直式涡旋流动;
(4)通过调节所述光信号的功率以控制流体的流动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方法,所述光热转换材料通过涂覆或沉积方式包覆于微纳波导表面;
所述光热转换材料为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金胶体或纳米银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微纳波导的材料为石英、氮化硅、或者熔点大于100摄氏度的聚合物;
微纳波导为脊形波导、矩形波导或圆柱形波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波导浸没在所述微流室底部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的波长范围在可见光波段或者近红外波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的光功率可调谐范围在20mW-100mW。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流室的制备材料为石蜡、聚二甲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紫外固化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流体为水、DMF或PBS缓冲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流体中带有用于流体示踪的微纳米颗粒,微纳米颗粒为规则球体的聚合物小球,或者规则球体的silica小球,或者规则棒状的金属微纳米线,或者规则棒状的半导体微纳米线,或者规则棒状的聚合物微纳米线,或者不规则形状碳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70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