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白壳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16908.1 申请日: 2016-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6614164B 公开(公告)日: 2019-04-30
发明(设计)人: 于瑞海;李琪;郑小东;张景晓;王许波;李玲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54 分类号: A01K61/54
代理公司: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代理人: 孙洪叶
地址: 266003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纯白 牡蛎 品系 培育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纯白壳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初次筛选:先从野生长牡蛎群体中,初步筛选出两贝壳均为白色,壳型扇形,出肉率高的类群作为核心群体,按照单体牡蛎方法进行育苗后养成;

b、二次优选:以步骤a中的选出的双壳均为白色的核心群体作为基础群体,采用截头选择法优选出群体内部10%双壳纯白色,外套膜奶白色,生长速度快,壳型扇形,出肉率较高的白色壳类群作为优选类群;

c、优群自繁和进行一对一受精交配:以b步骤中优选类群作为繁殖群体,按照常规贝类育苗的方法进行子代培育,获得纯白色壳的新品系F1

d、纯白色壳新品系定向纯化:以c步骤的纯白色壳新品系F1作为亲本,以步骤c中的纯合型双壳纯白壳自交家系子代F2为材料,筛选外套膜中奶白色的5-10%长牡蛎个体做为亲本,再进行子代自繁和50个以上同胞家系繁育,重复b、c、d步骤若干次,通过若干代连续纯化,即可以获得长牡蛎壳纯白色、外套膜奶白色、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壳形扇形的新品系;

e、遗传力评估:通过对纯白色壳长牡蛎选育群体的软体重和壳高的截头选择,对壳纯白色、外套膜奶白色新品系的选择反应、遗传力获得和现实遗传力做出评估,最后形成一个壳色纯白、外套膜奶白色、生长快、出肉率高、壳型扇形的纯白壳长牡蛎新品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白壳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c中,按照常规贝类育苗方法进行子代培育的具体方法为: D型幼虫培育密度为5-6个/ml,随着幼虫生长逐渐降低密度,至匍匐幼虫密度降至1-2个/ml;日换水2次,每次换水30%-50%,幼虫附着后增至80%-100%;D型幼虫开始投喂金藻,日投饵量从初期的0.5-1万细胞/ml逐渐增至中期2-3万细胞/ml,后期2-3万细胞/ml,幼虫发育至壳顶后期添加扁藻,日投饵量为1-2万细胞/ml;幼虫培育期间水温22-26℃,盐度30-32,pH值8.0-8.2,从D型幼虫培育至匍匐幼虫需16-20天;采苗:当幼虫生长至壳高330-360um,60-80%出现眼点时开始投放附着基;附着基采用栉孔扇贝壳,投放量3000片/m3,每片采苗量平均为20-30个,即达到采苗要求,蛎苗长至壳长1-2mm左右,标记各选育系并移至海区进行养殖;在幼虫培育过程中,保持各组选育系幼虫密度相同,投饵量和换水率一致,培育条件相同;各组选育系的育苗容器、器具分别单独使用,避免混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白壳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e中,所述的遗传力评估是通过巢式设计建立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利用二因素系统分组的方差、协方差分析,对纯白色长牡蛎壳高、壳长、壳宽、总重、壳重、肉重和出肉率参数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进行评价估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69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