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用混凝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6588.X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谢丽媛;赵岩;张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4/10;C04B111/24;C04B111/7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高岭土 粒子 混凝土 混凝土配方 氯离子渗入 粉煤灰 防腐性能 氯盐环境 重量份数 细沙 减水剂 桥梁 矿粉 粒径 路桥 碎石 建筑工程 水泥 | ||
1.一种桥梁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75~95份、矿粉35~63份、粉煤灰20~25份、细沙50~80份、碎石45~75份、水25~55份、减水剂0.2~1.5份、纳米高岭土粒子12~16份,所述纳米高岭土粒子的粒径为250~360nm,相对密度1.8~2.4,pH值7.5~7.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75~85份、矿粉35~43份、粉煤灰20~22份、细沙50~55份、碎石45~50份、水25份、减水剂0.5份、纳米高岭土粒子12~14份,所述纳米高岭土粒子的粒径为250~360nm,相对密度1.8~2.4,pH值7.5~7.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桥梁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高岭土粒子的粒径为280~31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桥梁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00~3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桥梁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颗粒比表面积为9200~19500cm2/g。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桥梁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为S95或S75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桥梁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沙密度为1.50-1.70g/cm3。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桥梁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O42.5硅酸盐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65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炭黑改性导电水泥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利用生活污泥制备混凝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