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复合绝缘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15989.3 | 申请日: | 201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2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果;魏勇;杨永新;李志均;杨周全;李天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丰鑫新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孙人鹏 |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复合 绝缘 制备 方法 | ||
1.电缆复合绝缘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如下:
(1)原料选取:选取第一绝缘料、第二绝缘料和导体;
(2)熔融:将第一绝缘料上料到挤出机、第二绝缘料上料到注条机;
首先将所述挤出机和所述注条机中的绝缘料分别熔融;
(3)汇合熔融状态的绝缘料:所述挤出机包括机头、位于机头内的共挤模具,所述机头设有两个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包括第一进料通道、第二进料通道,所述挤出机内熔融的第一绝缘料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进入共挤模具,所述注条机内熔融的第二绝缘料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进入共挤模具;
(4)牵引导体同时从共挤模具中挤出熔融状态的绝缘料:所述共挤模具包括内模、外模,所述内模包括连接部、等径部,锥部,所述连接部、等径部,锥部为一体成型且由一个圆形通孔在中心位置贯穿,所述连接部为螺纹圆柱,所述等径部和锥部连接处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连通第一进料通道;
所述外模包括外模本体、位于外模本体中心位置的锥形孔、位于锥形孔小口径端的出线孔,所述锥形孔和出线孔连通贯穿外模本体,所述外模本体外侧开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底部开有进料通孔,所述进料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进料通道和所述出线孔;
用牵引机拉动导体穿过所述共挤模具,所述导体表面形成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
(5)水冷:将从共挤模具中成型后的电缆通过水槽进行水浴冷却;
(6)火花实验:将成型的电缆从工频火花机处穿过;
(7)成品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复合绝缘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机头内开有容纳沉孔,所述共挤模具置于容纳沉孔内,所述容纳沉孔底部开有螺纹沉孔,所述连接部通过螺纹配合于螺纹沉孔,所述导体贯穿机头,所述机头在导体引出处设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和机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卡位块和所述内模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电缆复合绝缘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料为陶瓷化聚烯烃绝缘料、所述第二绝缘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复合绝缘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和外膜之间形成进料间隙,所述进料间隙沿锥部的顶部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复合绝缘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间隙最小宽度大于进料通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复合绝缘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间隙最小宽度小于进料通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复合绝缘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单根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复合绝缘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由多根导体绞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丰鑫新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丰鑫新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59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