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抗拉型冷轧带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4644.6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6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久辐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42;C22C38/44;C22C38/50;C22C38/60;C21D8/02;C23G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0 | 代理人: | 吴丽娜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抗拉型 冷轧 带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抗拉型冷轧带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不锈钢冷轧带钢以铁元素为基础,配合多种微量元素以增加其金属性能,拉伸性能,根据不同配比的元素,冷轧带钢能够生产不同的性能。
同时现有的冷轧带钢生产工艺中,一般在退火的各个过程中均处于惰性气体的保护状态下,在退火温度较低的时候,还是使用惰性气体,此时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在冷轧带钢钝化工艺中,一般通过将冷轧带钢放置到钝化溶液中进行,钝化速率低下,严重影响了生产速度。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高强度抗拉型冷轧带钢及其制备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抗拉型冷轧带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度抗拉型冷轧带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份,
其余为Fe。
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抗拉型冷轧带钢的制备方法如下,
a、炼制:将上述各组分炼制后,铸造成板坯后通过除磷装置进行除磷;
b、热轧:将除磷后的板坯通过热卷箱在1000℃~1300℃进行加热,通过精轧机组进行多次压制成带钢;
c、退火:将带钢进行退火,退火分为三段,第一段温度为800℃~1000℃,处于氮气保护状态下,第二段温度为500℃~800℃,处于氮气保护状态下,第三段温度为300℃~500℃,处于空气状态下冷却;
d、电解:将冷却后的带钢放置到装有碱性电解液的电解清洗槽中进行电解,用于去除带钢表面的残留油脂;
e、酸洗:将电解后的带钢冲洗后进行酸洗,酸为盐酸,其中盐酸的浓度为质量分数35%的盐酸,酸洗时间为30~45秒。
f、钝化:将酸洗后的带钢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进行钝化,将钝化剂混入到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系统中进行钝化。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f中,钝化时间为1min~2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所述碱性电解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质量分数15%的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电解的电流密度为30~40A/dm3。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冷轧带钢配方中加入了多种微量元素,能够加强成型后冷轧带钢的结构强度和硬度性能;
(2)本发明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对带钢进行钝化,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扩散速度远比液体块,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传递性能,能够快速完成带钢表面的钝化;
(3)本发明在退火过程中,通过三段退火方式,在第一段和第二段高温状态下用氮气进行保护,第三段温度较低状态下通过空气进行保护,降低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型冷轧带钢,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份,
其余为Fe。
本发明高强度抗拉型冷轧带钢的制备方法如下,
a、炼制:将上述各组分炼制后,铸造成板坯后通过除磷装置进行除磷;
b、热轧:将除磷后的板坯通过热卷箱在1000℃~1300℃进行加热,通过精轧机组进行多次压制成带钢;
c、退火:将带钢进行退火,退火分为三段,第一段温度为800℃~1000℃,处于氮气保护状态下,第二段温度为500℃~800℃,处于氮气保护状态下,第三段温度为300℃~500℃,处于空气状态下冷却;
d、电解:将冷却后的带钢放置到装有碱性电解液的电解清洗槽中进行电解,用于去除带钢表面的残留油脂;
e、酸洗:将电解后的带钢冲洗后进行酸洗,酸为盐酸,其中盐酸的浓度为质量分数35%的盐酸,酸洗时间为30~45秒。
f、钝化:将酸洗后的带钢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进行钝化,将钝化剂混入到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系统中进行钝化。
-所述步骤f中,钝化时间为1min~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久辐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久辐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46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耐磨的铸铁磨球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速铁路路基隔振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