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4027.6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6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镰田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60 | 分类号: | H01L33/60;H01L33/6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光取出效率的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具备: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发光元件;具备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的基体;将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电连接的第一接合构件;将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电连接的第二接合构件;以及覆盖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光反射构件,所述光反射构件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接触且与所述发光元件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近年来的发光二极管,随着其品质的提高,以各种方式用于普通照明领域、车载照明领域等。发光装置所要求的性能日益提高,谋求进一步的高输出化、高可靠性。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有如下的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具备:形成有凹部的壳体、配置于该凹部的底面的金属引线、配置于该金属引线配线上的LED芯片、以及以使该LED芯片露出的方式设于壳体的凹部内的第一密封层。该发光装置通过在壳体的凹部内设置光反射性树脂,从而提高从发光元件释放出的光的反射率,即便在金属引线发生了变色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光取出效率的降低。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2203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发光装置的发光元件的侧面被光反射性树脂覆盖。因此,关于发光装置的光取出效率,还存在进一步的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光取出效率的发光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装置具备:发光元件,其在同一面侧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基体,其具备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第一接合构件,其以金属材料作为主要成分,且将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电连接;第二接合构件,其以金属材料作为主要成分,且将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电连接;以及光反射构件,其覆盖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具备:第一宽幅部,其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面对;以及第一窄幅部,其宽度比所述第一宽幅部窄,且从所述第一宽幅部向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具备:第二宽幅部,其与所述第二电极相面对;以及第二窄幅部,其宽度比所述第二宽幅部窄,且从所述第二宽幅部向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连续地覆盖所述第一宽幅部和所述第一窄幅部,所述第二接合构件连续地覆盖所述第二宽幅部和所述第二窄幅部,所述光反射构件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接触且与所述发光元件分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提高了输出的发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2的(a)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基体的俯视图,图2的(b)是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光装置中省略了发光元件以及光反射构件的俯视图。
图3的(a)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图3的(b)是图3的(a)的B-B线处的剖视图。
图4的(a)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基体的俯视图,图4的(b)是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省略了光反射构件的俯视图。
图5的(a)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C-C线处的剖视图。
图6的(a)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基体以及覆盖构件的俯视图,图6的(b)是图6的(a)的D-D线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4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场用快速通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视觉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