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对称电法测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3671.1 | 申请日: | 201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6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明;龙西亭;赵于前;柳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深 电法 供电点 非对称 三维 对称 勘探效率 测量点 电法勘探接收机 发射机 供电 电场信号 电法勘探 勘探效果 视电阻率 电参数 电法仪 多通道 勘探线 二维 台电 工作量 地下 | ||
非对称电法测深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仅相对于某一固定点对称的一系列等间距供电点,利用电法勘探发射机通过相对于该固定点对称的两个供电点向地下供电,采用电法勘探接收机同时接收勘探线所有测量点上的电场信号,求取每一对对称供电点供电时每个测量点的视电阻率和激电参数。本发明大量减少了布置供电点的工作量,且能实现多通道电法仪或多台电法仪同时对多个测深点开展测深,从而提高了二维或三维电法测深的勘探效率。在三维非对称电法测深模式中,由于采用三维电法测深模式,既提高了勘探效率,又能提高勘探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勘查地球物理领域的电法测深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二维电法勘探中有对称四极测深、偶极-偶极测深和中梯剖面测深法等。
对称四极测深法采用每个测量点均布置近似对数等间距的供电距,实现二维电法勘探测深,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每个测量点布置相对于测量点的对称供电极,而测量电极距离控制在小于1/3供电极距,实现测量点测量信号呈现水平场趋势,地质解译简单。但由于每个测量点均需要布置一系列供电点,每布置一系列供电点,仅能测量单个测量点,故工作效率过低。假设某一条勘探线布置n个对称四极测量点,按照表1所示的对称四极单个测量点供电极距和测量电极距参数表布置,则为了完成所有测量点的测深工作,需要布置16×2×n个供电点,工作量过大,故在实际勘探工作中,会尽量减少对称四极测量点的数量,以减少勘探成本,但会导致勘探效果的降低。
表1对称四极单个测量点供电极距和测量电极距参数表
偶极-偶极测深法采用短供电极距和测量极距,能实现电法测深的高效率。为了实现深部的测深,采用加大间隔系数,随着间隔系数的增加,而电场信号衰减很快,为了实现更大的勘探深度,只有通过加大供电系统的功率而实现,而这样将导致供电系统笨重,降低勘探效率。
中梯剖面测深法借用中梯剖面的模式,通过改变中梯供电极距的大小实现测深的目的,该方法对于供电点在测量点范围以外的测深工作采用中梯测深模式,能实现勘探效率的提高,但该方法对于供电点在测量点范围内的测深工作采用小极距的对称四极对每个测量点的电信号进行测量,从而导致需要对每个测量点开展两种方法的电法勘探,虽然能减少大极距的测深工作量,但增加了小极距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仅相对于某一固定点对称的一系列等间距供电点,利用电法勘探发射机通过相对于该固定点对称的两个供电点向地下供电,采用电法勘探接收机同时接收勘探线所有测量点上的电场信号,求取每一对对称供电点供电时每个测量点的视电阻率、激电等参数,减少电法测深供电点的挪动次数,实现对所有测量点开展非对称电法测深,提高电法勘探效率和勘探效果。
基于对称四极和中梯剖面测深等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非对称电法测深方法,通过选取某条测线上的所有需要开展的测量点的中间位置,布置一系列对称于该中间位置的等间距的对称供电点,同时开展对勘探线的所有测量点的非对称电法测深勘探。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先行分析勘探区的前期地质成果,推断区内主要地质异常体的分布情况,设定非对称电法测深的勘探线方向;
(2)根据勘探要求,确定勘探线的长度和数量,并根据相应的间距,确定勘探区参数(m、n、t),其中m为每条勘探线的测量点数量,n为供电点数量,t为勘探线数量;
(3)基于勘探区的勘探目标体特征、地形地貌起伏特征,采用非对称电法测深的测量点和供电点坐标布置规则,确定所有测量点和供电点的坐标,并布置测量点和供电点;
(4)每次选择相对于坐标原点对称的两个供电点采用电法勘探发射机进行供电,所有勘探线上的电法数据测量点采用电法勘探接收机进行电法数据采集,获取到每次供电时的所有电法数据测量点的电法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3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和速度同步测量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分辨率的显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