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体电池的电压采集线断线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3381.7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6 | 分类号: | 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少波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体 电池 电压 采集 断线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体电池的电压采集线断线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从最低节单体电池开始依次排列序号,1号单体电池,2号单体电池,3号单体电池,…,(n‑1)号单体电池,n号单体电池;S2,闭合奇数号单体电池对应的诊断开关,断开偶数号单体电池对应的诊断开关,读取奇数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值;S3,闭合偶数号单体电池对应的诊断开关,断开奇数号单体电池对应的诊断开关,读取偶数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值;S4,若相邻的奇数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值和偶数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值均为0,则两个单体电池共用的电压采样线为故障,并上报故障信息。本发明的单体电池的电压采集线断线检测方法大大增强了诊断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压采集线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体电池的电压采集线断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池管理系统中,常常需要对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电压进行采集,以保证可以对单体电池的电压进行管理。而一般利用电压采集线对单体电池的电压进行采集。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安装可靠性、振动、磨损、老化等因素会造成电压采集线故障,不仅不易被及时发现,电池系统的相关部分也可能处于失控状态,还会引发BMS的误动作,影响产品使用,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目前,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电压采样的时候,使用采样线连接的方式进行电池电压采集,在某一节电池采集线断开的情况下,系统将检测不到该接电池的电压,或检测到的电压值为错误值。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可靠手段诊断出采集线的连接情况,将有可能误认为电池电压出现异常;并且,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断线检测不够全面,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单体电池的电压采集线断线检测方法,可以安全、快捷地检测出电压采集线断线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单体电池的电压采集线断线检测方法,电池组中的每节单体电池的正极分别通过电压采样线与对应的正极电压检测点连接,最低节单体电池的负极通过一参考电压采集线与对应的参考电压检测点连接,最高节单体电池的正极通过一总电压采集线与对应的总电压采集检测点连接,且每节单体电池的正极电压检测点与其负极电压检测点之间串联诊断支路,该诊断支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检测电阻及诊断开关;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从最低节单体电池开始依次排列序号,1号单体电池,2号单体电池,3号单体电池,…,(n-1)号单体电池,n号单体电池;
S2,闭合奇数号单体电池对应的诊断开关,断开偶数号单体电池对应的诊断开关,读取奇数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值;
S3,闭合偶数号单体电池对应的诊断开关,断开奇数号单体电池对应的诊断开关,读取偶数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值;
S4,若相邻的奇数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值和偶数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值均为0,则两个单体电池共用的电压采样线为故障,并上报故障信息。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包括步骤:采集电池组的总电压。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4还包括:若读取到(n-1)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值不为0,n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值为0时,则判断n号单体电池对应的电压采集线是否断线。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判断n号单体电池对应的电压采集线是否断线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有单体电池通过电压采集线得到的电压值之和与电池组的总电压对比,若总电压减去电压值之和大于第一电压阈值,则n号单体电池对应的电压采集线为断线,否则,n号单体电池对应的电压值为0。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4还包括:若读取到2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值不为0,1号单体电池的电压值为0时,则判断参考电压采集线是否断线。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判断参考电压采集线是否断线的步骤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3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