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湿两用复合保湿养护膜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1210.0 | 申请日: | 201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7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水能量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B32B27/06;B32B2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层 吸水高分子颗粒 干湿两用 保湿养护膜 塑料薄膜层 干湿混合 胶层 复合 由外向内 点状胶 层间 热压 涂覆 上铺 注水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湿两用复合保湿养护膜,由干湿混合胶层、第一无纺布层、吸水高分子颗粒层、第二无纺布层、塑料薄膜层构成,所述干湿混合胶层涂覆或热压在第一无纺布层上,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设有吸水高分子颗粒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上铺有塑料薄膜层,各层之间用点状胶连接。本发明具有干湿两用、吸水高分子颗粒分布均匀、层间注水、由外向内渗透、施工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湿养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湿型点状的新型高效混凝土保湿养护膜。
背景技术
在各种道路、桥梁工程及建筑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混凝土。混凝土浇注后需要不断浇水进行保养,防止混凝土开裂、高温变质,混凝土保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或建筑的质量,所以说混凝土的保湿养护是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是关键环节。
在实践的混凝土保湿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混凝土保湿养护膜存在以下缺点:(1)在竖直混凝土板或混凝土柱上粘贴保湿养护膜时,保湿养护膜中的吸水高分子颗粒在重力和施工外力的作用下易向下运动,造成吸水高分子颗粒材料聚集、分布不均匀,影响保湿效果;(2)现有保湿养护膜粘贴在混凝土表面,保湿用水需要从混凝土表面与保湿养护膜之间注入,或者混凝土构件内部注入,这就对保湿养护膜与混凝土表面的结合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两者之间易产生空气泡,结合不牢固,甚至是起层、脱落、被风吹跑,使保湿养护效果大打折扣;(3)现有保湿养护膜大多采用双面胶粘贴在混凝土表面,这种胶接方式存在费时费力、干燥时保湿养护膜与混凝土不易分离、在混凝土表面留下斑驳的未剥离的养护膜或双面胶残片、影响工程美观、在水分较多时双面胶粘合不牢靠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干湿两用、吸水高分子颗粒分布均匀、层间注水、施工方便的干湿型点状胶保湿养护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予以实现的:
一种干湿两用复合保湿养护膜,其特征在于:它由干湿混合胶层、第一无纺布层、吸水高分子颗粒层、第二无纺布层、塑料薄膜层构成,所述干湿混合胶层涂覆或热压在第一无纺
布层上,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设有吸水高分子颗粒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上铺有塑料薄膜层,所述塑料薄膜层、第二无纺布层、吸水高分子颗粒层、第一无纺布层、干湿混合胶层之间用点状胶连接。
本发明技术效果如下:(1)本发明的干湿混合胶层可在干燥或潮湿的混凝土表面使用。当施工混凝土凝固初步干燥后,在其表面粘贴本发明干湿型点状胶保湿养护膜,干湿混合胶层中的干性胶发生作用,使保湿养护膜紧贴在混凝土表面;当注入保湿用水时,干湿混合胶层中的水性胶发生作用,继续使养护膜与混凝土表面之间保持良好的粘贴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本发明不必象现有养护膜那样,操作工需要先将双面胶粘贴在混凝土表面,再将养护膜铺贴在混凝土表面,本发明施工非常方便,不需要用双面胶,只需直接粘贴在混凝土表面,施工速度快、省时省力。
(2)本发明各层之间采用点状胶连接,使塑料薄膜层与第二无纺布层留有一定的间隙,形成纵横交错的注水通道,保湿养护膜所需保湿用水从注水通道中注入,从外向里逐步渗透到吸水高分子颗粒层,不会冲击干湿混合胶层与混凝土表面的结合。而现有的保湿养护膜保湿用水需要从混凝土表面与保湿养护膜之间注入,或者混凝土构件内部注入,从里向外渗透,这就对保湿养护膜与混凝土表面的结合性能产生较大冲击影响,两者之间易产生起层、脱落、被风吹跑等问题。
(3)本发明的吸水高分子颗粒层设置在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二无纺布层之间,由两层无纺布对其固定、吸附,另外第一无纺布层上还有干湿混合胶,可进一步胶粘住吸水高分子颗粒,使其均匀分布,即使在竖直振动施工时,也不会产生聚集问题。
我们在开发出本发明一种干湿两用复合保湿养护膜之后,进行了大量的施工验证,其性能远优于现有产品,具有干湿两用、吸水高分子颗粒分布均匀、层间注水、由外向内渗透、施工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水能量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水能量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1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注模装置
- 下一篇:烧结彩砂生产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