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模组汇流排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0800.1 | 申请日: | 201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庞超;曹磊;龚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卓安精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7 | 分类号: | H01M50/507;H01M50/503;H01M50/516;H01M50/2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易朝晖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模组 汇流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模组汇流排连接结构,包括汇流排安装板、汇流排、电芯,汇流排安装板下方设置有汇流排,汇流排由金属连接片与金属连接头组成,金属连接片中上部嵌在汇流排安装板的嵌入凹槽内,汇流排安装板通过金属连接片的嵌入连接汇流排,金属连接片底面两端分别熔接有一个大小相同的金属连接头,金属连接头的下方连接有钎料,金属连接头通过钎料加热实现与电芯极柱的连接,电芯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两个大小相同的电芯极柱,电芯上表面的两个电芯极柱分为正极连接柱与负极连接柱,多个大小相同的电芯根据正、负极连接柱错位并联在一起,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通过汇流排熔接,汇流排的一端与正极连接柱熔接,则另一端与相邻电芯的负极连接柱熔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锂电池模组汇流排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被广泛应用在新能源行业,如汽车、物流车、大型移动储能等。单个锂离子电芯首先被组装成电池模组,或者直接组装成电池包。电芯之间、模组之间通过导体连接,实现电池的串并联,在行业中被称为汇流,汇流的设计需要兼顾导电电阻和连接强度。汇流连接中,传统的螺栓、螺母紧固方式,在车辆的行使过程中,因路况导致的振动,可能造成连接部位松脱,形成连接失效,或者在连接副间形成放电烧蚀,电阻增大;传统的连接方式通常使用刚性汇流连接零件,如铝片材、铜板材等,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振动会导致电芯间出现相对位移,熔接点、紧固连接副承受较大作用力,导致变形、松脱、开裂;传统的拧紧方式,效率低,品质不稳定;现有一般采取激光熔接方式,对于熔接表面的平整度要求高,电池模组、电池包组装要求严格,加工困难;激光熔接设备一次投入成本、使用成本高,焊点难以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电池模组汇流排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模组汇流排连接结构,包括电流排安装板、汇流排、电芯,所述汇流排安装板掏空设置有多个大小相同的嵌入凹槽,汇流排安装板下方设置有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由金属连接片与金属连接头组成,金属连接片中上部嵌在汇流排安装板的嵌入凹槽内,所述汇流排安装板通过金属连接片的嵌入连接汇流排,所述金属连接片底面两端分别熔接有一个大小相同的金属连接头,金属连接头的下方连接有钎料,所述钎料设置在电芯极柱上,金属连接头通过钎料加热熔接电芯极柱,所述电芯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两个大小相同的电芯极柱,汇流排的底面两端分别熔接两个相邻的电芯,所述汇流排熔接多个大小相同的电芯为一体,安置在框体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芯上表面的两个电芯极柱分为正极连接柱、负极连接柱,多个大小相同的电芯根据正、负极连接柱错位并联在一起,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通过汇流排熔接,汇流排的一端与正极连接柱熔接,则另一端与相邻电芯的负极连接柱熔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汇流排安装板大于电芯组合的上表面,安置在框体的上方,并小于框体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锂电池模组汇流排连接结构,通过导电材料的金属连接片上部嵌入汇流排上盖板,导电材料的金属连接片下部与金属连接头端面紧密接触,利用材料热塑性状态加压力形成连接,导电材料的金属连接片与金属连接头整体形成汇流排的基本构成,汇流排的金属连接头与电芯极柱之间通过加入比母材熔化温度低的钎料加热实现连接,本结构使用的导体金属连接片有效的消除振动带来的连接松脱、开裂等风险,金属连接片韧性好,弹性变形量大,能够极大降低组装过程中对于电芯极柱平面度的要求,即使电芯组装后高低不平,仍然不影响组装,新型汇流排的零件制备工艺都是成熟的金属加工工艺,易于快速应用,批量生产,新型汇流排和电池极柱的固相连接,工艺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廉,并且可以通过可见焊缝检查熔接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卓安精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卓安精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0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