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服药液塑料药瓶盖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0470.6 | 申请日: | 201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6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景悦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B65D4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2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服 药液 塑料 药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口服药液塑料药瓶盖。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口服药液塑料药瓶盖,大都是通过螺纹螺接在药瓶上,使用时螺下即可的单层塑料盖。人们每次在倒出需要的药液后,都会有一些药液流向瓶体外表面,从而污染台、桌面,患者再次取用药液时也会沾染拿握的手,让人感觉非常难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完全防止倒取药液后,残留在瓶口外壁的药液流向瓶体外表面,进而污染台、桌面和患者再次拿握药瓶的手的口服药液塑料药瓶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口服药液塑料药瓶盖,由顶盖和瓶连结部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顶盖一侧由软连接与回收管的外壁相连接;顶盖另一侧设有开启板;瓶连结部包括出药管和外管,出药管竖轴心与外管的竖轴心相重;外管的内部被回收板和连接板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回收管,回收管的底为回收板,回收板与出药管连为一体,回收板向回收液入孔倾斜;出药管上口高于回收管管口;引流管行走于外管的中部和出药管内,其上口为回收液入孔,通过穿入孔进入出药管内,延行到出药管的中心部后,垂直向下继续延伸直至遮挡伞口以下;外管内连接板以下的部分为瓶连接管;连接板位于瓶连接管与出药管之间;遮挡伞位于出药管内下端中心部,由四根连接杆与出药管相连接;引流管下口的直径小于遮挡伞上口的直径,引流管下口的中心与遮挡伞上口中心及伞的顶点位于同一轴线上,引流管下口边缘低于遮挡伞上口的边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第一,可以确保无论患者从药瓶的哪个侧面往外倒药液,残留在出药管口的药液都不会流到瓶体外污染台、桌面或患者拿握药瓶的手;第二,从出药管口外壁流下的药液可以被完全回收到药瓶内,避免了药物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瓶连结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瓶连结部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回收板、出药管、引流管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回收板、出药管、引流管的侧仰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瓶连结部去掉回收板、引流管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瓶连结部去掉回收板、引流管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1.瓶连接管;2.连接板;3.连接杆;4.遮挡伞;5.穿入孔;6.回收液入孔;7.回收管;8.出药管;9.引流管;10.回收板;11.软连接;12.顶盖;13.开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为一种口服药液塑料药瓶盖,如图1、图2所示,由顶盖12和瓶连结部两部分组成。
如图1、图2所示,顶盖12一侧由软连接11与回收管7的外壁相连接;顶盖12可以扣接在回收管7上,通过开启板13打开。出药管8上口高于回收管7管口,恰好能顶在顶盖的中部,盖好顶盖12后可以确保药液不会流出出药管8。
如图1~9所示,瓶连结部包括两管:出药管8和外管,出药管8的竖轴心与外管的竖轴心相重。外管的内部被回收板10和连接板2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回收管7,回收管7的底为回收板10,回收板10稍向一侧倾斜(回收板10设计为向回收液入孔6倾斜的,有利于残留在出药管8出口外壁的所有药液都流入到回收液入孔6内,而不储存在回收管7内);引流管9位于外管内的中部,上口为回收液入孔6,向下穿过出药管8上的穿入孔5进入到出药管8内,延行到出药管8的中心部后,垂直向下继续延伸,直至遮挡伞4口以下,遮挡伞4由四根长度相等,且相邻的两根相互垂直的连接杆3与出药管8内壁相连接固定。由于引流管9下口的直径小于遮挡伞4上口的直径,引流管9可以套进遮挡伞4上口内,且引流管9下口中心与遮挡伞4顶点位于同一轴线上(此设计可以确保无论从药瓶的任何侧面往外倒药液,遮挡伞4都可以挡住药液不进入到引流管9内,从而完全避免了药液从引流管9内流出)。回收板10、引流管9、遮挡伞4的联合设计,绝对保证了无论从那个侧面,瓶体倾斜多少度往外倒药液,药瓶被竖起后,沿出药管8外壁流下的药液都会流到回收管7内的回收板10上,然后通过引流管9回流到遮挡伞4上,再流到药瓶内,即使遮挡伞内的药液不满,当药瓶被倾斜时,药液也会从遮挡伞的内壁流到出药管8内,而不会从引流管9内流出(图3中的大箭头为药液流出的方向,小箭头为药液流回到瓶内的流向)。外管的下部为瓶连接管1,瓶连接管1的内部有螺纹与对应的药瓶外径相匹配;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景悦,未经张景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04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