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盘类零件防变形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9158.5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李明林;马靓;张顺德;吴珂;陈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611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零件 变形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壁盘类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薄壁盘类零件防变形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航空产品制造过程中,对航空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提升,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集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零件设计趋于整体、轻量、精密型发展,型面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产品加工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加工方法很难满足新机研制要求。盘类零件逐渐在满足强度情况下壁厚越来越薄,形位公差越来越高,盘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而导致不合格,因此要提高薄壁零件加工的合格率,必须解决薄壁盘类零件加工变形的技术问题。例如,在加工航空用辐板时,由于辐板处零件壁厚太薄,自身刚性差,加工时零件易随切削温度变化而产生变形。使工件一边切削一边开始变形,也容易产生震刀,使零件表面粗糙度、尺寸、形位公差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盘类零件防变形的加工方法,以解决薄壁盘类零件加工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薄壁盘类零件防变形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夹具安装在花盘上,找正夹具,所述夹具上设有通孔;
(2)将待加工件装夹在夹具上,找正待加工件;
(3)将低熔点金属熔化后从夹具通孔中灌入夹具与零件之间的内腔处,确保低熔点金属填充满内腔;
(4)待低熔点金属冷却至常温后,按照常规方法加工待加工件,加工完成后取下工件即可。
所述夹具的上表面上设有定心凸台,在夹具侧面开有通孔,通孔的另一端开在夹具的上表面上。
所述通孔为“L”形。
所述夹具在侧面上的孔口为入口,在上表面上的孔口为出口。
所述夹具采用高熔点金属制成。
所述高熔点金属为铁、钢、铜或铝。
所述低溶点金属为铅或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低熔点技术的应用和金属夹具的设计,最终解决了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变形大,容易产生振刀,尺寸难保证的问题,提高了加工产品质量,提高制造产品的尺寸精度,保证零件加工一次提交合格率,合格率达到100%,而且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工示意图。
图中:1~花盘;2~夹具;201~定心凸台;202~通孔;203~出口;204~入口;3~低熔点金属;4~待加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仅仅是对该发明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步骤均是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薄壁盘类零件防变形的加工方法,(1)设计夹具:如图1所示,夹具为平板件,夹具的上表面上有一定心凸台201,能够将待加工零件稳定,有利于加工的顺利进行,在夹具侧面开1个“L”形的通孔202,通孔的另一端开在夹具的上表面上,在侧面上的孔口为入口204,在上表面上的孔口为出口203,确保在零件装入夹具后,出口203位于零件的腔体内部,并靠近腔体中心;(2)安装夹具:接着将涉及好的夹具安装在数控机床的花盘上,找正夹具;(3)安装待加工件:将待加工件装夹在夹具上,找正待加工件;(4)灌入低熔点金属:旋转夹具,将夹具入口204朝上,将熔融态的低熔点金属从入口204灌入夹具与零件之间的内腔处,当入口204处有低熔点金属满出时,证明低熔点金属灌入已经完成,待低熔点金属充分冷却至常温,清理满出的低熔点金属;(5)加工工件:待加工完成取下工件,不用拆卸低熔点金属形成的模型,装上第二件工件继续加工,另外,也可以加热低熔点金属使其熔化后,重复以上步骤进行第二个工件加工。
所述夹具采用高熔点金属制成。
所述高熔点金属为铁、钢、铜或铝。
所述低溶点金属为铅或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好实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换材料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91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造发动机传动轴多用途夹具
-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注塑机智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