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修饰微泡的多肽以及靶向GBM的药物制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07190.X 申请日: 2016-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6632688B 公开(公告)日: 2020-06-05
发明(设计)人: 任精华;何文山;叶之兰;张涛;伍钢;杨坤禹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A61K9/50;A61K47/46;A61K47/42;A61K31/519;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代理人: 杨立;陈振玉
地址: 430022 湖北省***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修饰 多肽 以及 靶向 gbm 药物制剂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修饰微泡的多肽,其包括从N端到C端依次排列的亲脂性结构域、细胞杀伤结构域和肿瘤靶向结构域,所述肿瘤靶向结构域为低密度脂蛋白模拟肽,所述亲脂性结构域与细胞杀伤结构域之间以及所述细胞杀伤结构域与肿瘤靶向结构域之间,由柔性多肽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上述多肽制备的靶向GBM的药物制剂,还涉及使用上述微泡载剂制备的靶向GBM的药物制剂。本发明的多肽、载剂和药物制剂理化特性优良、生物相容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治疗效果好、靶向性能好,可有效穿过血脑屏障,并且特异性地靶向GB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药物制剂领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修饰微泡的多肽,使用所述多肽制备的靶向GBM的微泡载剂和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成人常见的高度恶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病程短、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中位生存期仅10-12个月。目前,针对GBM的治疗存在很多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GBM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分界,导致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复发率高;其次,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绝大部分化疗药物无法抵达病灶杀伤胶质瘤细胞;此外,GBM位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传统化疗药物不具备组织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造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副作用巨大。

为了克服血-脑屏障的问题,有人提出使用微泡(microvesicle,MV)来搭载抗肿瘤药物。微泡是机体细胞在静息和应激状态下分泌产生的直径在100~1000nm之间的膜性囊泡,是一种新发现的作用关键却长期被忽略的细胞间通讯方式。MV通过高效结合,将其内容物(miRNA、cirRNA、蛋白质或其他信号分子)横向传递给受体细胞从而调节受体细胞的表型和生物学功能。进一步研究显示,MV具有以下特点:1)可通过多种方式(孵育、电穿击)包载各类药物(化疗药物、siRNA、miRNA)以避免其到达病灶前降解;2)在血液中稳定性好,MV装载的药物在体内可保持一个较长的循环半衰期从而提高疗效;3)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毒副作用;4)作为一种内源性的生物成分,MV广泛分布于生物体液和培养细胞上清中,来源广泛,极易获取;5)尤为重要的是,MV可穿过生物屏障,如血-脑屏障。因此,脂质双层结构的微泡作为一种内源性的细胞间物质传递介质,具备天然药物载体的巨大潜力。然而,微泡不能特异性地靶向肿瘤组织,仍然避免不了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为拓展开发具有肿瘤靶向性的微泡药物,有学者通过基因转染母体细胞,使其分泌带有特定肿瘤靶向的MV载药系统,但该方法面临转染效率低,靶向MV获得不可控,耗时费力等弊端,仅停留在研究层面,如何实现高效、简便、易操作和可控性好的MV靶向修饰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修饰微泡的多肽,其包括从N端到C端依次排列的亲脂性结构域、细胞杀伤结构域和肿瘤靶向结构域,所述肿瘤靶向结构域为低密度脂蛋白模拟肽,所述亲脂性结构域与细胞杀伤结构域之间以及所述细胞杀伤结构域与肿瘤靶向结构域之间,由柔性连接肽连接。

优选地,所述低密度脂蛋白模拟肽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优选地,所述亲脂性结构域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并且该序列的N端天冬氨酸残基被乙酰化。

优选地,所述细胞杀伤结构域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并且该序列中的所有氨基酸残基均为D型。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肽由两个相连的甘氨酸残基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靶向GBM的微泡载剂,其由上述多肽修饰微泡得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靶向GBM的药物制剂,其由上述微泡载剂搭载抗GBM药物得到。

优选地,所述抗GBM药物为甲氨蝶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靶向GBM的药物制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71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