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保护层片材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7150.5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5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佘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玖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2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层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保护层片材生产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基材进料机构、玻璃纤维进料机构和辊压机构,收卷机构设置在底座一侧;基材进料机构用于在上承载膜和下承载膜上分别形成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玻璃纤维进料机构用于在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之间添加玻璃纤维增强层、玻璃纤维缝编毡,辊压机构用于将上承载膜、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玻璃纤维增强层、玻璃纤维缝编毡、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下承载膜压合成型,收卷机构用于将压合成型的外保护片材收集成卷,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平整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外保护层片材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穿越工程,运输管道采用水下或地下敷设方式通过河流、湖泊以及铁路、公路等地段的管道线路工程。
管道在水下或地下的环境中易被腐蚀,一般是通过涂覆防腐涂层的方式加以保护,但是这种方式保护期限较短,长时间使用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申请人开发了一种六层式结构的外保护层片材,该种片材自下而上依次为“上承载膜、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玻璃纤维增强层、玻璃纤维缝编毡、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下承载膜”,该种片材自重较轻、抗拉强度和耐候性较高,包覆在管道外部,很好的起到了保护的作用。由于这种六层式的结构是申请人新开发的,因此,需要研发一套专用的生产设备用于生产此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外保护层片材生产装置,用于生产外保护层片材,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平整度。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保护层片材生产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基材进料机构、玻璃纤维进料机构和辊压机构,收卷机构设置在底座一侧;
基材进料机构用于在上承载膜和下承载膜上分别形成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玻璃纤维进料机构用于在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之间添加玻璃纤维增强层、玻璃纤维缝编毡,辊压机构用于将上承载膜、外环氧乙烯基酯基层、玻璃纤维增强层、玻璃纤维缝编毡、内环氧乙烯基酯基层和下承载膜压合成型,收卷机构用于将压合成型的外保护片材收集成卷。
上述一种外保护层片材生产装置,其中,所述基材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进料管、第一承胶槽和第二承胶槽,所述第一承胶槽固定在底座上,第二承胶槽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第二承胶槽位于辊压机构上方;所述进料管包括主进料管、第一支进料管和第二支进料管,主进料管与进料斗相连接,第一支进料管一端与主进料管相连通、另一端位于第一承胶槽上方,第二支进料管一端与主进料管相连通、另一端位于第二承胶槽上方,第二承胶槽位于第一承胶槽的斜上方;所述第一支进料管和第二支进料管上分别设有一个流量阀,所述主进料管上设有分料板,用于将进料斗中的胶料均匀分布至第一支进料管和第二支进料管中;
所述第一承胶槽和第二承胶槽均包括承胶槽底板、承胶槽侧板、承胶槽前挡板和承胶槽后挡板,两个承胶槽侧板分别固定在承胶槽底板之间,承胶槽前挡板和承胶槽后挡板分别设置在承胶槽侧板的前后两端、位于承胶槽底板的上方,承胶槽前挡板与承胶槽底板之间形成进料通道,承胶槽后挡板与承胶槽底板之间形成出料通道;所述第一承胶槽的出料通道与第二承胶槽的出料通道相对设置;
进料机构还包括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第一辊筒和第一滚轴位于第一承胶槽的进料通道一侧,第二辊筒和第二滚轴位于第二承胶槽的进料通道一侧,第三滚轴位于第二承胶槽的出料通道一侧,第四滚轴位于第一承胶槽出料通道一侧;
所述承胶槽前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承胶槽侧板的进料通道端之间,承胶槽前挡板底部的外侧向内凹陷形成避空槽,承胶槽前挡板的底端截面为圆弧形结构,承胶槽前挡板的圆弧形底端与承胶槽底板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玖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玖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7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