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异型气袋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6383.3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4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押媛媛;王硕;邢晨;张宏芳;贾学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异型 气袋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异型气袋,包括气袋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气袋本体包括气袋部分和冲坑部分,所述气袋部分的展开平面形状呈等腰梯形,所述冲坑部分的展开平面形状呈矩形,所述冲坑部分设有包容电池极组的凹槽,气袋部分和冲坑部分通过翻折裁切修壳后构成单坑式异型气袋。制作工艺包含以下步骤:铝塑冲壳成型→铝塑翻折、前沿侧异型切刀修壳→极组入壳→异型顶封封头封装→侧封封装。有益效果:本发明对气袋结构的改进,使气袋呈现漏斗状,增大了气袋吸开口径D的大小,非常易于气袋的吸开和注液,可以有效改善电池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产能和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异型气袋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绿色无污染、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无记忆效应、存储时间长、安全性能好、厚度小、重量轻、容量大、内阻小、形状可定制、放电特性佳以及保护板设计简单的优点,使其在高端电子消费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手机、笔记本、Ipad、蓝牙耳机、MP3/MP4、电子手表等等。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向多元化及小体积化方向发展,小体积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对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仅针对注液工序,小体积锂离子电池的气袋宽度相对较小,不易于气袋的吸开注液。目前,针对小蓝牙电池中气袋宽度小于15mm的聚合物电池,自动注液过程中扩孔工序不易实现,为自动注液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小批量电池的生产采用手动注液技术,对于大批量电池的生产采用增加手动扩孔工序来实现,不仅增加了人力和工时,还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如图5-8,为目前采用手动扩孔注液技术的工艺缺点:针对小蓝牙电池中气袋宽度小于15mm的聚合物电池,气袋宽度尺寸与真空吸盘口径相差不大,真空吸盘很难将气袋顺利吸开,即使有些气袋可以勉强被吸开,由于受到气袋吸开口径D的大小以及注液过程中气袋位置波动的影响,造成注液不良率明显升高,而且无法返工注液,浪费较大,为了避免因气袋未吸开导致的不良,只能采用线下扩孔来打开气袋,然后投入到设备中进行注液。现有的技术为手动注液/手动扩孔后自动设备注液,扩孔采用吹气管扩孔/机械扩孔完成,使气袋打开到方便注液的尺寸。但是现有技术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而且人工手工扩孔,难免会有失误而造成不良。此外,气袋过小,Degas工序刺刀刺开的孔径较小,多余电液和气体的排出不畅,容易导致封装弱封,最后成品膨胀漏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异型气袋及其制作工艺,气袋结构的改进,使气袋呈现漏斗状,易于气袋的吸开和注液,可以有效改善电池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产能和良品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异型气袋,包括气袋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气袋本体包括气袋部分和冲坑部分,所述气袋部分的展开平面形状呈等腰梯形,所述冲坑部分的展开平面形状呈矩形,所述冲坑部分设有包容电池极组的凹槽,气袋部分和冲坑部分通过翻折裁切修壳后构成单坑式异型气袋。
所述冲坑部分设有浅凹槽和深凹槽,所述浅凹槽和深凹槽上下对称置于冲坑部分一侧,并与气袋部分构成双坑式异型气袋。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异型气袋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铝塑板冲壳:异型气袋采用铝塑材料,采用常规冲压模具冲制异型气袋中包容电池极组的凹槽;
2)铝塑板翻折:在全自动双边封设备上进行铝塑板翻折,即镶嵌在工装内部的吸盘分别将铝塑板两侧吸附住,由伺服气缸控制的插板插入到翻折位置进行定位,翻折旋转气缸动作使气袋沿着翻折线进行翻折;
3)铝塑切刀裁切修壳:采用常规线性修壳切刀进行两次裁切,或采用异型修壳切刀进行一次裁切;
4)极组入壳:将极组放入电池壳体上的深凹槽内;
5)顶封封装:采用常规线性封头分两次完成封装,或采用异型封头进行一次封装;顶封封装压力35kgf,封装温度185℃,封装时间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6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电解液加注装置
- 下一篇:电池自动注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