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及电连接器冠簧插孔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5975.3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1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谈芬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荣洋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6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一体 连接器 插孔 | ||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所提供的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包括筒体;筒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栅条部,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分别位于筒体的两端,栅条部连接于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之间,栅条部的轴向截面的投影呈双曲线;还包括反折回固定部;反折回固定部由第一端部远离栅条部的一端延伸反折回并紧贴环绕于第一端部的外周。该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通过反折回固定部可以紧密固定栅条部,防止该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在使用的过程中栅条部周向转动以及轴向的窜动;所有结构均为一体成型,从而机构更加稳定、功能更加稳定,并且减少了部件组成,便于生产加工,避免了由于各组件的尺寸问题引起的装配的质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及电连接器冠簧插孔。
背景技术
如申请号为2010105116665、2010106145862的中国专利,详细的描述了电连接器冠簧的结构及制作方法,以上两个中国专利所公开的电连接器冠簧结构为现有技术中普遍所采用的结构,即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冠簧均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如申请号为2010105116665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冠簧由内套、外套共同装配,申请号为2010106145862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冠簧与铜套通过扣合的方式装配。
由上,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冠簧由于有两个以上的部件组成,导致加工步骤较多,不利于加工生产;各部件之间容易发生松动,引起接触不良;各部件的尺寸问题引起的装配质量问题,从而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及电气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稳定、功能稳定、一体成型的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包括筒体;
所述筒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栅条部,所述第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的两端,所述栅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栅条部的轴向截面的投影呈双曲线;
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还包括反折回固定部;
所述反折回固定部由所述第一端部远离所述栅条部的一端延伸反折回并紧贴环绕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电连接器冠簧插孔,包括如上述的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以及套设所述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的孔套。
本发明提供的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通过由所述第一端部远离所述栅条部的一端延伸反折回并紧密环绕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周的反折回固定部,从而可以紧密固定栅条部,从而可以防止该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在使用的过程中栅条部周向转动以及轴向的窜动。
本发明提供的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的所有结构均为一体成型,从而可使该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的机构更加稳定、功能更加稳定,并且减少了部件组成,便于生产加工,避免了由于各组件的尺寸问题引起的装配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连接器冠簧插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连接器冠簧插孔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连接器冠簧插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自固定式一体电连接器冠簧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荣洋,未经余荣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59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水器及其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服务器、热水器及其故障信息的推送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