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片整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5537.7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蒋思宏;周建军;郑朝前;王文平;任兵;邓涛;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来安县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4 | 分类号: | H01M10/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研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29 | 代理人: | 刘顶 |
地址: | 239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理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片整理机构,包括轴座,所述轴座上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还固定有推片和转轴制动部,所述转轴制动部用于制动转轴绕自身的轴线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所述推片固定于转轴的侧壁面上。本发明便于实现在极片加工或正极片、负极片叠加形成极群组的制造或加工过程的机械化、智能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片整理机构。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因其相较于其他新型蓄电池,如锂电池,以其独有的蓄电量大、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仍然是现有运用较为广泛的蓄电池,如运用于汽车上的蓄电池。铅蓄电池为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基板栅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基板栅作正极,并用稀硫酸作电解质。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铅蓄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极分别生成单质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铅蓄电池能反复充电、放电,它的单体电压是2V,电池是由一个或多个单体构成的电池组,最常见的是6V,其它还有2V、4V、8V、24V铅蓄电池。
以上铅基板栅即为所谓的正、负极片,即正极板和负极板。在铅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正、负极片采用隔膜纸包覆后交替叠放形成极群组安装于电池盒内,现有技术中以上极片的制造或装配过程一般通过生产人员手工操作,以上操作方式使得铅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不仅劳动强度大、精度差,同时还存在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以上极片的制造或装配过程一般通过生产人员手工操作,以上操作方式使得铅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不仅劳动强度大、精度差,同时还存在效率低的缺点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片整理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极片整理机构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极片整理机构,包括轴座,所述轴座上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还固定有推片和转轴制动部,所述转轴制动部用于制动转轴绕自身的轴线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所述推片固定于转轴的侧壁面上。
具体的,现有技术中铅蓄电池采用的正、负极片多平扁的平板状结构,故要实现在极片加工或正极片、负极片叠加形成极群组的制造或加工过程中,要实现以上过程的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正、负极片的竖直或特定倾斜角的摆放形态对上述机械化、智能化生产的稳定实施有着重大影响。为替代现有铅蓄电池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手工操作,同时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结构中,转轴制动部即用于制动转轴左、右转动,设置的轴座为转轴提供支撑,固定于转轴上的推片随转轴转动的过程中,在转轴转过特定角度时到达特定的位置,以便于使得推片与置放于特定位置的正、负极片相互作用,以上相互作用力即用于实现正、负极片的竖直状态或相对于水平面或支撑面的倾斜角调整,如在推片的侧面设置正、负极片叠放区或送料机构,以使得正、负极片的摆放形态适合于机械加工或流程化传递过程中的吸片、夹片、包片、加工等。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整个系统成本低、便于控制的转轴制动部实现方案,所述转轴制动部包括气缸及联动臂,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联动臂的一端铰接连接,联动臂的另一端固定于转轴上,气缸的缸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气缸安装的铰接孔。以上转轴制动部结构中,通过对气缸的注入、排出压缩气体,其活塞杆可作伸缩运动,在伸缩运动的过程中,即可实现制动转轴正、反转往复运动,以上往复运动状态即可得到推片对正、负极片周期性的位置限定运动动作。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要实现以上往复运动状态,气缸的活塞杆需设置为不正对转轴的轴线。
作为一种便于使得本结构对正、负极片摆放状态进行整理具有较高效率的技术方案,所述推片不止一个,且推片沿着转轴的轴线方向成排布置。以上结构便于实现:将正、负极片分别堆垒为沿着转轴轴线分布的多排,各个推片对应特定的堆垒排,以实现在转轴正反转动的一个周期内,实现对不止一个正、负极片的摆放状态调整。
为扩大本结构对不同型号正、负极片的适应能力,任意两个相邻的推片的间距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来安县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来安县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5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群装槽机
- 下一篇:一种铅酸电池包片及入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