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开式飞翼型货车箱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3992.3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9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唐汉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首顺货厢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开式飞翼型 货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厢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开式飞翼型货车箱。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货车箱均采用后侧开门的方式,但是对于长度较长的货车箱而言,后侧开门并不利于用户快速搬运货物,不仅因箱门过窄使得允许进入的人数受限,而且还因箱体过长导致搬运效率慢。对此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箱体给出了侧开门的方式,即将箱体的左右两个侧箱壁与箱顶盖的连接处由固定焊接改为铰接的方式,然后再在顶盖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一对伸缩缸,每个端部的一对伸缩缸朝向两侧分别连接至左右两个侧箱壁上端,当伸缩缸动作时便可以使得开闭两个箱壁。这种侧开门的方式可以允许多人搬运货物,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搬运效率。但是这种结构设置使得当两个侧箱壁张开时占据尺寸大,因此对于一些窄巷子区域货车无法进入,只能依靠人工将货物从巷子搬出后放置于车厢中。由此可将该类货车箱设计也存在地方使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侧开式飞翼型货车箱,该货车箱通过将传统的侧箱壁设置成L形构造,使其既能构成车厢的侧壁也能构成车厢的顶盖,然后将L形壁铰接于两个端壁上端,解决了传统车厢侧箱壁张开后占据尺寸过宽从而存在地方使用局限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侧开式飞翼型货车箱,其包括:
底壁;
两个端壁,其分别位于底壁两端部,所述两个端壁的上端相对开设有两组半圆形缺口,两组半圆形缺口沿端面中心线对称分布,在两组半圆形缺口上分别跨接有一半圆形集水板,所述半圆形集水板高出端壁顶部且内侧通过一横板一体化连接,所述横板和两个半圆形集水板的外端面与端壁外壁面齐平,两个端壁外侧还均设有一块与横板和两个半圆形集水板的外端面紧贴焊接的矩形挡板,所述矩形挡板内侧布置有一对与两个半圆形集水板相对应的轴承;
两个L形壁,两个L形壁的第一面构成箱顶壁且与两个端壁外壁面等宽,两个L形壁的第二面构成箱侧壁且与两个端壁内壁面相适配,第二面位于第一面之下,每个L形壁的第一面内侧焊接在一轴上,轴位于半圆形集水板内,并且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侧矩形挡板的轴承上,所述两个L形壁在第一面两端下侧还设置有支撑条;以及
两对伸缩缸,一对伸缩缸对应拉拽一个L形壁并且分设于两个端壁上;
当两个L形壁均通过伸缩缸盖合时,正好与底壁、两个端壁围合成一个完整的货车箱,并且半圆形集水板外侧上端通过吸水棉与L形壁第一面下侧保持接触,同时支撑条压紧于端壁顶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侧开式飞翼型货车箱具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侧开,二是飞翼型。侧开可以提高货物搬运效率,而飞翼型的设计能够减小当侧箱壁旋开时所占据的空间宽度尺寸大小,从而不管在宽窄巷子均能够使用。具体而言是将传统的箱盖与箱侧壁共同用L形壁来代替,L形壁的第一面构成顶盖,L形壁的第二面构成箱侧壁,然后将构成顶盖的第一面一侧通过轴铰接在两个端壁上,并通过伸缩缸进行开合控制。由于两个L形壁张开时,空间占据尺寸仅比车厢宽度宽出一部分,因此相对于传统设计具有能够开进窄巷子区域进行货物搬运的优势。进一步的是为了防止下雨天雨水进入车厢内,还设置了相应的集水板。整体而言,结构设置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突出,值得市场推广。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开式飞翼型货车箱从端壁看的L形壁盖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开式飞翼型货车箱从端壁看的L形壁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的D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防水板与L形壁的配合局部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L形壁与半圆形集水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2所示并结合图3和图8,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侧开式飞翼型货车箱,其包括:底壁(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首顺货厢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首顺货厢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3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