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吸水树脂的储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02848.8 | 申请日: | 2016-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8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张卫军;王发洲;王罗新;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9K5/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吸水 树脂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高吸水树脂的储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它由胶凝材料、预吸水的高吸水树脂颗粒、细集料、导热介质、纤维和水制备而成,各原材料的用量为:预吸水的高吸水树脂颗粒占胶凝材料用量的50~200%,细集料占胶凝材料用量的0~150%,导热介质占胶凝材料用量的0.01~2%,纤维占胶凝材料用量的0.1~1%,水占胶凝材料用量的30~50%,所述混凝土外表面喷涂或涂刷渗透型防水乳液或密封防水涂料,所述的预吸水的高吸水树脂颗粒为高吸水树脂颗粒在水中浸泡使其吸收自身重量20倍以上的水后,形成的粒径在5~30mm的颗粒;高吸水树脂颗粒在预吸水前为粒径在1~5mm的颗粒,其吸蒸馏水倍数大于100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吸水树脂的储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凝材料包括水泥、辅助胶凝材料;所述的辅助胶凝材料为粉煤灰、硅灰、矿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配比的混合物,所述的辅助胶凝材料的用量为水泥用量的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吸水树脂的储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介质,包括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粉、碳黑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配比的混合物,其中碳纤维的长度2~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吸水树脂的储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为聚丙烯纤维、芳纶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纤维素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纤维的直径为10~50μm,长度为2~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吸水树脂的储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集料为河砂或机制砂,粒径不超过4.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吸水树脂的储热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高吸水树脂颗粒预吸水:将高吸水树脂颗粒置于水中浸泡吸水,通过控制吸水时间或吸水倍率,得到要求粒径范围的预吸水高分子树脂颗粒,沥去多余水分;
2)取料:按如下的比例选取各原料,预吸水的高吸水树脂颗粒占胶凝材料用量的50~200%,细集料占胶凝材料用量的0~150%,导热介质占胶凝材料用量的0.05~2%,纤维占胶凝材料用量的0.1~1%,水占胶凝材料用量的30~50%;
3)搅拌:将胶凝材料、细集料、导热介质、纤维投入搅拌机中干拌均匀;随后加入水,搅拌均匀;最后加入预吸水的高吸水树脂颗粒,搅拌均匀,得到拌合物;
4)成型:将上述拌合物浇注于预置导热管或发热电缆的模具中成型,成型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待混凝土硬化后脱模;
5)养护:将4)中得到的硬化混凝土继续置于湿度≥98%的环境中养护、或在水中浸泡养护、或表面湿敷/喷水养护,直到指定龄期;
6)表面密封处理:养护期结束后,待硬化混凝土表面面干时,在硬化混凝土所有外表面喷涂或涂刷渗透型防水乳液或密封防水涂料,进行密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28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地铁施工的混凝土
- 下一篇:建筑用胶粘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