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震勘探仪的数据传输无损压缩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1984.5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鲍文娣;李卓林;陈雪莲;曹丹平;王正楷;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V1/22 | 分类号: | G01V1/22;H03M7/40;H03M7/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震 勘探 数据传输 无损 压缩 算法 | ||
1.一种用于地震勘探仪的数据传输无损压缩算法,其特征在于:地震勘探采集系统在工作时,各个采集站的微处理器对本站采集数据进行无损压缩后实时上传给中央处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震勘探仪的数据传输无损压缩算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前两个采样点真实值对本采样点的预测值与当前采样点的真实值之差ΔV代替原始采样点24位数据进行打包上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震勘探仪的数据传输无损压缩算法,其特征在于:在中央处理单元,通过前两个采样点真实值对本采样点的预测值和当前采样点的ΔV还原当前采样点24位原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震勘探仪的数据传输无损压缩算法,其特征在于:设相邻3个采样点的时刻和幅值为(t1,a)、(t2,b)、(t3,c),可按照线性预测方法根据线性方程和等间隔采样,求得在t3时刻对应的预测值是c'=2b-a,从而得出权利要求2中的预测差值ΔV=c-c'=c-2b+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震勘探仪的数据传输无损压缩算法,其特征在于:在中央处理单元进行解压缩还原原始数据的时候,系统需知道每个采集点的预测差值ΔV占用了几位,在打包上传时必须编制指示数据位数段,放在一帧前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震勘探仪的数据传输无损压缩算法,其特征在于:指示数据位数段的指示数字只有有限几个,在一帧中必然会有大量重复,用游程编码替代重复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震勘探仪的数据传输无损压缩算法,其特征在于:用霍夫曼编码处理指示数据位数段,使得出现频率最高的用最少的二进制位数表示,出现频率低的用稍长的二进制数表示,缩减指示数据位数段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19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