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静态安全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1901.2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惠萍;陈颖;刘新元;任正伟;曲莹;黄少伟;程雪婷;薄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030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静态 安全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静态安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潮流计算及相关指令初始化,是指协调侧初始化N-1静态安全分析并发送消息至计算侧;所述协调侧,是指初始化过程中要完成多线程的消息头的分配和JFNG算法相关参数的设置;所述计算侧,是指初始化过程中需要进行拓扑分析和基态潮流计算;
步骤2:分布式故障集合筛选,是指各个区域电网在进行基态潮流计算中会生成节点导纳矩阵,节点导纳矩阵的逆是节点阻抗矩阵,它反映了各个节点间电气距离的大小,将各个节点对边界节点电气距离从小到大排序,并把线路按照所连接的节点进行分组,依次放入故障集合中;
步骤3:多线程/进程的分布式N-1潮流,计算侧每进行完上一轮计算后,先对潮流断面进行恢复,再从故障集合中读取下一条线路信息,并修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下一轮计算,当故障集合中所有线路都计算完毕,或者满足停机标准则终止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静态安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停机标准,是指对故障集合中的线路进行计算并将越限情况按线路的分组进行归类和对比,随着电气距离的增加,如果下一组和上一组相比没有新的越限信息产生,则终止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静态安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协调侧可以同时启动多个线程进行计算,相应的计算侧则需要开启多个进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19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