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扩散的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1012.6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6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崔义;唐玲;刘宝;卢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型 热失控 锂离子电池 测试电池 测试平台 环境箱 扩散 充放电设备 短路设备 种检测 锂离子动力电池 高速摄像机 测试 电池模块 顶部设置 模块连接 气体出口 数据采集 项目测试 烟雾分析 预测模型 整体测试 采集 研究 预测 分析 | ||
1.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扩散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测试平台包括放置待测试电池模块的防爆型环境箱、短路设备和充放电设备,所述短路设备通过导线与防爆型环境箱内待测试电池连接,所述充放电设备通过导线与防爆型环境箱内待测试电池模块连接;
所述防爆型环境箱顶部设置有高速摄像机;所述防爆型环境箱的气体出口连接有烟雾分析装置;
所述充放电设备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连接有多个热电偶;所述防爆型环境箱内设置有加热板;
所述防爆型环境箱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或气体分析仪;
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测试项目:电池模块的短路激发、电池模块的过充电激发、电池模块的过放电激发、电池模块的加热激发;
在测试中获取电池模块的温度、外观、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确定电池模块的热失控扩散过程状态参数;
用热电偶获取电池模块中各个电池的表面中心温度,对于N个电池串联的电池模块,设置2N个热电偶,模块中的每一只单体电池配置两个热电偶,分别与电池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的短路激发测试条件为:
-40~65℃下,在环境箱内放入一个电池模块,静置30~120min,保证电池模块整体温度与环境箱内温度一致;向电池模块中的中心位置的单体电池进行短路激发;
记录电池模块中短路电池的电压、短路电流和温度变化以及相邻的电池的温度变化,测试实验前后的模块的状态和重量;
其中,短路电阻为0.5mΩ~5mΩ,短路时间为10~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的过充电激发测试条件为:
25~65℃下,在环境箱内放入一个电池模块,静置30~60min,保证电池模块整体温度与环境箱内温度一致;向电池模块中的中心位置的单体电池进行过充电激发;记录电池模块中过充电电池的电压和温度变化以及相邻的电池的温度变化,测试实验前后的模块的状态和重量;
其中,过充电的电流大小为1C~3C,过充电时间为30min~9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的过放电激发测试条件为:
-40~65℃下,在环境箱内放入一个电池模块,静置30~120min,保证电池模块整体温度与环境箱内温度一致;向电池模块中的中心位置的单体电池进行过放电激发;
记录电池模块中过放电电池的电压和温度变化以及相邻的电池的温度变化等,测试实验前后的模块的状态和重量;
其中,过放电的电流大小为1C~3C,过放电电时间为30~9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的加热激发测试条件为:
25~65℃下,在环境箱内放入一个电池模块,静置30~60min,保证电池模块整体温度与环境箱内温度一致,向电池模块中的中心位置的单体电池进行加热激发;
记录电池模块中加热电池的电压和温度变化以及相邻的电池的温度变化、测试实验前后的模块的状态和重量;
其中,过加热温度为150℃和300℃,加热时间为30~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为软连接或硬连接;对于软连接电池模块,加热板放置在待测单体电池表面;对于硬连接电池模块,加热板放置在电池模块一端的待测单体电池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10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