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油葵花生间作高产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0504.3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3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孟维伟;张正;万书波;高华鑫;王旭清;刘灵艳;徐杰;戴海英;南镇武;林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葵花 间作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盐碱地油葵花生间作高产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可缓解我国面临的人口膨胀和耕地资源不足间的矛盾,并可改良土壤、增加植被、改善环境。种植耐盐碱植物,使大面积盐渍土壤不经过工程改良即可被利用,是当前最为环保且经济有效的盐碱地改良途径。一般大田作物的耐盐能力和适应范围多在0.1%~0.2%,当土壤含盐量达到0.3%以上时,普通作物很难正常生长,只能种植小部分较为耐盐的作物。
油葵为中度耐盐作物,可在盐度为0.3%~0.6%盐碱地上生长;随着耐盐碱品种培育与栽培技术的配套,部分耐盐碱花生品种可在盐度为0.2%~0.6%的较轻盐碱地上生长。不同作物种类及品种耐盐性不同,其对光、温、水、肥等资源利用率亦不同,且单一群体难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合理的间作模式不仅能集约利用土、光、温、水、肥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复合生产力,也是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发展高效可持续农业的有效途径。
为提高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缓解我国粮油争地矛盾,发展盐碱地油葵与花生间作高产高效种植有着非常现实的需要。盐碱地油葵与花生间作,间作油葵保持与单作株数基本相同,最大限度发挥边际优势,充分利用油葵和花生在形态、生理差异的互补,显著提高光能有效利用;油葵花生宽幅带状间作(2:4模式、3:4模式),适宜机械化操作;油葵花生均覆膜种植,有效压盐,油葵具有吸盐特性,可降低土壤含盐量;花生具有根瘤固氮作用,可改善土壤肥力,通过间作带年度间轮作,即可实现油葵花生间作高产高效又能达到养地目的,可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盐碱地油葵花生间作高产的栽培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盐碱地油葵花生间作高产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需要先确认油葵和花生的种植模式:盐碱地油葵花生间
作选用油葵花生行比2:4或3:4模式;
2、地块的选择:选择土层45~50cm以上的地块,并且45~50厘米根系层土壤全盐量在0.2~0.3%以下,地势平坦、灌溉设施齐全,排涝方便;
3、试验田的准备:播期旋耕25~30厘米以上,耕地前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
4、种子的选择与处理:花生选用花育25号,油葵选用567DW,并且对种子进行处理。
5、播种:春播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夏播于6月10日前播种;
花生播种:墒情较好时(要求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较松散状态),花生可以完成一次性播种、施肥、喷药(除草剂用乙草胺)、覆膜(机械播种)。花生播种深度3-4厘米,若墒情较差时,要先小水润灌或喷灌造墒,或采取播种时开沟、打孔浇水再播种的方法,造墒后播种,千万不要大水漫灌,以免地温回升慢,造成已播花生烂种和窝苗现象。
油葵播种深度一般在3cm左右,播种后轻镇压。
6、进行田间管理:分为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善,所述种子的选择和处理方法是:
1、种子的选择:对放置不当容易受潮的花生种子,最好在剥壳前至少晒果2次,人工剥壳后,细心选出颜色鲜艳、饱满光亮的1级米作为高产种子,挑出不宜做种的虫食、长出胚芽、黄褐色花生米和3级米,不用或少用2级米;油葵选用精选包衣良种;
2、种子的处理:花生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量0.3~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种子量0.2%的50%辛硫磷加水4公斤喷洒,晾干种皮后播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善,所述花生的田间管理方法是:
1、前期管理:
在花生幼苗顶土鼓膜刚见绿叶时,就要及时在苗穴上方将地膜撕开一个小孔,把花生幼苗从地膜中释放出来,避免地膜内湿热空气将花生幼苗烧伤,开膜孔时要小心,而且要在膜孔上方压土,能够起到保护地膜和引升花生子叶节出膜的作用;进行松土中耕,消除杂草危害;早喷多菌灵或代森锰锌,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预防花生叶斑病发生、蔓延和危害;
2、中期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0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颜料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血液采集管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