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板料成形过程的随动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9015.0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3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凌燕;杨晓红;谢利;陈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19 | 分类号: | G05B19/19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板料 成形 过程 闭环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板料成形过程的随动闭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结构光发生装置、成像装置、信号处理器(4)、图像处理器(3)、运动控制单元(15)、运动单元,所述的线性结构光发生装置、成像装置、信号处理器固定在工作平台(7)上,所述的信号处理器(4)的输出端与线性结构光发生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成像装置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信号处理器(4)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图像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运动控制单元(1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运动控制单元(15)的输出端与运动单元电连接,所述的运动单元驱动工作平台(7)运动,所述的运动控制单元(15)包括平台位移控制单元(11)和随动对象控制单元(8),所述的运动单元包括平台位移装置(12)和随动对象(9),所述的图像处理器(3)的输出端分别与平台位移控制单元(11)和随动对象控制单元(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平台位移控制单元(11)的输出端电连接平台位移装置(12),所述的平台位移装置(12)带动工作平台(7)运动,所述的随动对象控制单元(8)电连接随动对象(9)驱动随动对象(9)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板料成形过程的随动闭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性结构光发生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5)和位于所述激光发射器(5)的光束发出端前方的第一透镜(6),所述的激光发射器(5)的输入端与信号处理器(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的激光发射器(5)的光束经过第一透镜(6)汇聚到板料(10)的变形区,所述的成像装置包括镜片组(1)和图像传感器(2),所述的镜片组(1)位于图像传感器(2)和板料(10)之间,所述的图像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镜片组(1)包括用于过滤红外光的滤镜和第二透镜。
3.一种基于板料成形过程的随动闭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结构光发生装置、成像装置、信号处理器(4)、图像处理器(3)、运动控制单元(15)、运动单元,所述的线性结构光发生装置、成像装置、信号处理器固定在工作平台(7)上,所述的信号处理器(4)的输出端与线性结构光发生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成像装置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信号处理器(4)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图像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运动控制单元(1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运动控制单元(15)的输出端与运动单元电连接,所述的运动单元驱动工作平台(7)运动,所述的运动单元为随动对象(9),所述的工作平台(7)与随动对象(9)固定连接,所述的运动控制单元(15)电连接随动对象(9)驱动随动对象(9),所述的随动对象(9)为主加工头组件,所述主加工头组件与成像装置均处于板料(10)的同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板料成形过程的随动闭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性结构光发生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5)和位于所述激光发射器(5)的光束发出端前方的第一透镜(6),所述的激光发射器(5)的输入端与信号处理器(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的激光发射器(5)的光束经过第一透镜(6)汇聚到板料(10)的变形区,所述的成像装置包括镜片组(1)和图像传感器(2),所述的镜片组(1)位于图像传感器(2)和板料(10)之间,所述的图像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镜片组(1)包括用于过滤红外光的滤镜和第二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90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