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ridding模块的数据点转换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8860.6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吴韶华;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38 | 分类号: | G06F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ridding 模块 据点 转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点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Gridding模块的数据点转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个国际天文项目“平方公里阵列”天文望远镜(SKA,Square Kilometer Array)。此项目旨在建造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天文望远镜,拥有3000个直径15米抛物面蝶形天线和250组中频和低频孔径阵列,分布范围大于3000公里,光线收集区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因此得名“平方公里阵列”。其中,程序Gridding是SKA项目中科学数据处理模块(Science Data Processing)的重要一环。Gridding程序是此模块中计算量最大的应用之一。做为FFT的前一环,Gridding程序需要将数据点转换到规则的网格点上。其实现方式是:首先将(u,v)平面的离散成像点取样;这一过程就形成了由一系列Dirac delta方程组成的成像函数。将这一函数与一个有限长度的内核做卷积,此函数就转变成为一个过滤函数,从而将离散的点转换到规则的网格点上。但是Gridding程序的计算量随着Sample点个数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与卷积内核函数的长度成正比。
因此,如何减少Gridding程序的计算量,提升Gridding程序的计算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结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ridding模块的数据点转换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减少Gridding程序的计算量,提升Gridding程序的计算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Gridding模块的数据点转换方法,包括:
获取处理线程数量信息;
根据所述数量信息将数据组分为多个子数据组;
利用处理线程并发处理多个子数据组,生成多个局部数据集;
将局部数据集以串行的方式规约为全局数据集。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数量信息将数据组分为多个子数据组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多个子数据组按照元素坐标大小进行排序,并根据所述排序确定与每个处理线程对应的子数据组。
其中,所述利用处理线程并发处理多个子数据组,生成多个局部数据集,包括:
根据处理线程所处理的子数据组的容量,开辟对应的内存,并将生成的局部数据集存入对应的内存。
其中,还包括:
将核心数据存入KNL平台的MCDRAM内存。
其中,所述利用处理线程并发处理多个子数据组,包括:
利用KNL平台的AVX512指令集,使处理线程并发处理多个子数据组。
一种基于Gridding模块的数据点转换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处理线程数量信息;
子数据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量信息将数据组分为多个子数据组;
局部数据集生成模块,用于利用处理线程并发处理多个子数据组,生成多个局部数据集;
全局数据集生成模块,用于将局部数据集以串行的方式规约为全局数据集。
其中,还包括:
子数据组分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子数据组按照元素坐标大小进行排序,并根据所述排序确定与每个处理线程对应的子数据组。
其中,所述局部数据集生成模块根据处理线程所处理的子数据组的容量,开辟对应的内存,并将生成的局部数据集存入对应的内存。
其中,还包括:
核心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核心数据存入KNL平台的MCDRAM内存。
其中,所述局部数据集生成模块利用KNL平台的AVX512指令集,使处理线程并发处理多个子数据组。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Gridding模块的数据点转换方法,包括:获取处理线程数量信息;根据所述数量信息将数据组分为多个子数据组;利用处理线程并发处理多个子数据组,生成多个局部数据集;将局部数据集以串行的方式规约为全局数据集;可见,在本方案中,将待转换的数据组根据处理线程的数量分为多个子数据组,通过多个处理线程并行处理,提升Gridding程序的计算速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Gridding模块的数据点转换装置,同样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8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