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7845.X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8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友宽;小池将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2/08;H01M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万柳军;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体 二次电池 磁力 注液孔 罩帽 覆盖 配置 施加 制造 开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将包括磁性体(4B)的罩帽(4)配置成覆盖设置在盖部件(3)中的注液孔(3C);将所述盖部件(3C)配置成覆盖外壳(2)的开口;以及使所述磁性体(4B)与向所述磁性体(4B)施加磁力的磁性体(32)彼此靠近,使得由从所述磁性体(32)施加至所述磁性体(4B)的磁力保持配置成覆盖所述注液孔(3C)的所述罩帽(4)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装设在诸如个人计算机的电器中、电动车辆中等。如日本专利No.5475206中所公开的,在二次电池制造方法中将盖部件焊接在外壳上。
盖部件具有注液孔,这使得例如在将盖部件焊接在外壳上时需要尽可能防止焊渣等经注液孔进入外壳的内部。人们可通过将条带贴附成覆盖注液孔或将罩帽配置成覆盖注液孔来防止焊渣等在焊接期间经注液孔进入外壳内。
在将盖部件焊接在外壳上之后,从盖部件移除罩帽等并且露出注液孔以便经注液孔将电解液注入外壳内。在执行初始充电、放气等之后,将密封部件配置成覆盖注液孔。注液孔由于密封部件焊接在盖部件上而被密封。
发明内容
这里,使用条带作为用于在焊接等期间覆盖注液孔的手段具有这样的缺点,即条带的粘附性下降使得难以重复利用条带,并且在从盖部件移除条带之后条带的粘附物可能残留在盖部件上。另一方面,在不使用粘接剂等的情况下可重复使用罩帽,并且因此使用罩帽比使用条带更有利。
设想罩帽配置成在将盖部件焊接在外壳上的工序之前覆盖注液孔。然后,在焊接期间由于振动、风压等而引起的外力可能作用在罩帽上,使得覆盖注液孔的罩帽可能移位,或罩帽可能与注液孔脱离。如果不使用粘接剂将罩帽固定在盖部件上,则更容易发生罩帽的移位、脱落等。
不仅在将盖部件焊接在外壳上期间会发生罩帽的移位、脱落等。盖部件和罩帽有时在罩帽配置成覆盖注液孔的状态下被一体地移送。在移送期间,由于振动等而引起的外力可能作用在罩帽上。因而,在移送期间也会发生罩帽的移位、脱落等。
如果已发生罩帽的移位、脱落等,则诸如焊渣和树脂的异物可能经注液孔进入外壳的内部。已进入外壳内部的异物通过引起短路、输出的下降等而影响二次电池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降低配置成覆盖注液孔的罩帽发生移位和罩帽从注液孔脱离的可能性的二次电池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制造方法,其包括:将具有第一磁性体的罩帽配置成覆盖设置在盖部件中的注液孔;将所述盖部件配置成覆盖外壳的开口;以及使所述第一磁性体与向所述第一磁性体施加磁力的第二磁性体彼此靠近,使得配置成覆盖所述注液孔的所述罩帽的位置由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之间的磁力保持。
是先执行配置罩帽的工序/步骤还是先执行配置盖部件的工序没有区别。上述构型的技术范围包含先执行配置罩帽的工序且然后执行配置盖部件的工序的构型和先执行配置盖部件的工序且然后执行配置罩帽的工序的构型两者。上述构型的技术范围还包含与配置罩帽的工序或配置盖部件的工序同时执行利用磁力保持罩帽的位置的工序的构型。例如,在通过将罩帽配置成覆盖设置在盖部件中的注液孔的工序来使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彼此靠近时可利用磁力保持罩帽的位置。或者,在通过将盖部件配置成覆盖外壳的开口的工序来使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彼此靠近时可利用磁力保持罩帽的位置。上述构型的技术范围不限于这些构型,而是还包含独立地执行配置罩帽、配置盖部件和利用磁力保持罩帽的位置的工序的情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78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长磁选态铯束管寿命的方法和磁选态铯原子钟
- 下一篇:一种五电平逆变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