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钴金属有机框架负载硫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7678.9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2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冯艳;张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2 | 分类号: | H01M4/52;H01M4/38;H01M4/60;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有机 框架 负载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钴金属有机框架负载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将钴盐、均三苯甲酸和氢氧化物置于去离子水中,在搅拌条件下,于180~200℃保温5~8小时,得到粉色浊液,将所述粉色浊液过滤,得到钴金属有机框架,其中,所述钴盐、均三苯甲酸和氢氧化物质量份的比为(5~7):(5~5.3):1;
步骤2,将步骤1所得钴金属有机框架与硫均匀混合,得到固体粉末,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将所述固体粉末升温至150~170℃并保温10~12小时,自然降至室温20~25℃即可,其中,所述钴金属有机框架与硫质量份的比为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盐为氯化钴或硝酸钴,所述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钴盐、均三苯甲酸和氢氧化物的质量份的比为(5.3~6.7):(5~5.1):1;所述去离子水的体积份数与均三苯甲酸的质量份数的比为(10~15):1,其中,所述体积份数的单位为mL,所述质量份数的单位为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钴金属有机框架与硫均匀混合后,研磨至少半小时,得到所述固体粉末;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升温速度为4~8℃/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降温至室温后,研磨至少5min,过180~220目筛,得到所述钴金属有机框架负载硫材料。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钴金属有机框架负载硫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钴金属有机框架负载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钴金属有机框架负载硫材料包括:钴金属有机框架和硫,其中,在所述钴金属有机框架上形成有孔隙结构,所述硫嵌设在所述孔隙结构内;在所述钴金属有机框架负载硫材料中硫的含量为50~77wt%。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钴金属有机框架负载硫材料在提高锂硫电池比容量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钴金属有机框架负载硫材料、乙炔黑和粘结剂PTFE混合均匀,滴加无水乙醇,以使其能够擀成3~4mg的光滑薄片,将所述光滑薄片剪成直径为1cm的圆片,作为正极,其中,所述钴金属有机框架负载硫材料、乙炔黑和粘结剂PTFE的质量份比为5:(3.5~4.5):(0.8~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1M的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溶液作为电解液,金属锂片作为对电极,聚丙烯微孔膜作为隔膜,所述正极、电解液、隔膜和对电极组成CR2032扣式锂硫电池;在100mA/g的电流密度时,该CR2032扣式锂硫电池的比容量为640~910mA h/g,能够缓解锂硫电池比容量衰减和提高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76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